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国电光伏徐忠: 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共推光伏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12月19日召开的“中国光伏行业电站交易及金融峰会暨第四届SOLARZOOM会员大会”上,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PGO)的电站股权签约仪式隆重举行。该组织涵盖了光伏装备、光伏产品、电站开发、EPC总承包、电网接入、电站运行维护、金融平台等光伏产业全领域,是一个集诸多光伏业中央巨头为一体的组织,极有潜力成为光伏产业最为强盛的“王国”。作为PGO绿色生态合作组织会长,国电光伏总经理徐忠在本届峰会发表精彩演讲。

徐忠,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先后担任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环保所南京绿色环境系统工程公司总经理、国电环保研究所所长助理,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徐忠十分注重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注重企业人才的培养,且在环保领域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咨询协会评为江苏省咨询协会专家;多次参加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织的能源与环境高峰论谈,曾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考察国外先进环保技术设备,开展学术交流——一路走来,可谓战绩辉煌。

强盛“王国”

徐忠从组织成立背景、实行理念、功能分工、合作成果、发展目标以及未来展望六个角度对PGO进行了全面阐述。徐忠表示,该组织旨在加强资金、政策、技术、产品、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集成与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合作、资源共享以及全面合作。我们积极将之打造集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建设、投资、运营、交易于一体的商业平台,依据各方在自身业务范围的优势,通过合理的分工,联合造就良性的光伏生态合作圈。PGO功能包含项目开发、项目融资、一体化建设、电站交易以及运行维护,致力于将电站打造成为可复制的、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从今年8月22日成立以来,联合合作的电站规模总量高达400兆瓦。电站股权转让协议的签订,代表着PGO各方今年的合作走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为明年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徐忠先生在会议上

谈及规划目标,徐忠充满信心。他声称,2013年,我们已实现400兆瓦的规模。通过技术创新、集中运营监控、制定技术标准质量规划等措施,预计2014年与2015年分别达到1000兆瓦与1500兆瓦。徐忠说道:“展望未来,全球电力能源需求增长,我国即将进入能源结构调整阶段,PGO愿意与大家携手,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号召,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让绿色清洁能源走进千家万户!”

优势互补

徐忠指出,作为一家能源发电企业,国电光伏拥有自己的制造端,且并不仅用于国电集团,产品更要用于社会。国电光伏拥有自己的产品与EPC建设,能够为集团外的客户提供服务。我们与PGO其它成员并不存在竞争关系,我们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推进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促使产业提供更多的绿色能源

此外,徐忠还强调,国电光伏运营的电站,从开发到建设再到运营,均为国电光伏一手打造。值得指出的是,光伏电站的投资非常大,因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必须与金融结合,正如SOLARZOOM本次举办的金融峰会。倘若不与金融相结合,光伏产业很难迅速发展。招商新能源打造的金融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资金,让我们的产业链更加完整,更为健康,更为有序,可复制的发展。

PGO绿色生态合作组织会长,国电光伏总经理徐忠

应势而动

谈及明后年收缩地面电站开发规模的传闻,徐忠表示,其实这一说并不成立。国家对整个光伏规模配额有要求。虽然最终的国家政策尚未出台,但已出现征求意见稿,分布式规模8GW,地面电站规模4GW。整体而言,倘若国家针对地面电站的配额仅为4GW,比原先的10GW少,那么自然而言比例就少了,但对于企业个体而言,不存在收缩地面电站规模一说。我们会选择最合适的地方,建立满足投资收益的产品,但也需要考量大环境,尤其是政策导向。

大有可为

光伏分布式是当下热点,徐忠声称,分布式是非常好的方向。PGO已成立专门小组负责分布式前期开发工作,进行资源收集工作。分布式有益于环保,理应大力发展。不过在融资与商业模式方面,与地面电站存有差距。基于此,创新无处不在。

最新相关
中国光伏的"摩根时刻": 巨头时代降临

中国光伏的"摩根时刻": 巨头时代降临

如今的中国光伏产业像极了19世纪末的美国钢铁产业,如果这一步走对了,未来将是一片坦途。美国钢铁产业的"摩根时刻"1640年,美国第一家炼铁厂"萨吉斯铁工厂"在马萨诸塞州建立,成为了美洲殖民地工...

全球光伏或迎来理性发展期

全球光伏或迎来理性发展期

全球光伏产业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理性发展阶段。日前,国际能源署将2025年至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预测下调5%。这一调整意味着,未来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总量约为3.68太瓦,虽仍占同...

破解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瓶颈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要素,也是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

远景储能田庆军: 电站盈利拐点已至

远景储能田庆军: 电站盈利拐点已至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储能行业的发展走向始终备受关注。近日,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结合自身通信与能源行业的多年积累,从行业现状、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