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中欧光伏争端达成价格承诺中国企业可保住欧盟60%市场份额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5家行业组织27日发表《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指出,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共有95家中国企业参加此次价格承诺谈判,该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任陈惠清表示,最终谈判的价格控制水平不对外公布,出口数量配额如何在国内企业中分配,还在研究阶段,不便透露。但是,大多数企业对此是满意的,通过这样的贸易安排,企业能保持合理的出口份额。总体来说,中国能保持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
审计署将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
审计署网站28日消息,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多位专家28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审计署此次全面开展政府性债务审计,意味着全范围、全口径政府性债务排查开始。
分析人士认为,监管部门早就酝酿进行一轮大规模、全口径政府性债务排查,不排除在排查后出台严厉监管政策的可能。
上海证券报
保险业新一轮改革脉络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日前在保险业深化改革研讨班上表示,保险业市场化改革,该放的要坚决放开,抓紧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资金运用机制、准入退出机制。在商业模式方面要加大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管理创新力度,跟上世界保险业发展的时代步伐。拓宽服务领域要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实现路径,推动养老、农业、巨灾和责任保险等促进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险业务的新发展。
这次研讨明确了保险业新一轮改革的取向:
发展:正在制定保险行业服务城镇化指导意见,推动保险机制嵌入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
投资:建立市场化的资金运用机制,积极发展另类投资打造长期资产池
人身险: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改革方案已获通过,将很快公布。保监会探索对大中小公司实行差异化监管
交强险:短期研究建立区域费率制度,并适时调整交强险的责任限额和费率水平
中欧光伏争端艰难和解企业“欧美依赖症”该惊醒了
中欧贸易史上争端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光伏“双反”案终于迎来突破性进展。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5家行业组织发表联合声明称,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盟委员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
联合声明指出,该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证券时报
深交所降低大宗交易门槛债券ETF实行当日回转交易
近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2013年修订)》,对大宗交易制度进行了优化完善,并明确债券ETF实行当日回转交易。
此次《交易规则》修订在大宗交易方面,降低了大宗交易门槛,丰富完善了大宗交易方式;在债券ETF方面,明确了债券ETF实行当日回转交易。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适度降低大宗交易门槛。为满足市场需求,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扩大参与主体范围,此次修订将A股、B股、基金大宗交易的最低交易股数和金额降低至原标准的60%左右。具体来说,A股大宗交易的门槛由原来的50万股或300万元调整至30万股或200万元,B股由原来的5万股或30万港币调整至3万股或20万港币,基金由原来的300万份或300万元调整至200万份或200万元。
权威人士:北京楼市调控陷四大困局
作为全国房地产调控执行最严厉的城市,北京的房价同比涨幅却领涨全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北京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高达16.7%,居全国之首。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权威人士指出,北京楼市调控面临四大困局,不从根本上改革制度,只关注房价本身的高低并没有意义,政府应该淡化房价调控目标、更加关注市场监管和保障房等中长期制度的建立问题。
今年3月份出台的北京版“国五条”细则中明确,今年北京房价控制目标是全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与2012年相比保持稳定。
与大多数城市的房价调控目标是房价涨幅不超过GDP增速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涨幅相比,北京的“保持稳定”看起来更加严苛,但细究起来又似乎操作空间更大。
证券日报
19家上市公司回应淘汰落后产能八成表示早已达标
近日,工信部公布今年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此次产能淘汰名单共涉及19个工业行业。其中,有19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本报记者通过对19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调查发现,多数公司已经完成淘汰产能的关停或拆除工作。
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工信部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不是很大,但从其传递的信号看,未来公司进行投资活动时,尽量不要在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加大投资。另外,近年来,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呼声很高,相关工作也列入了“十二五”规划中,政府正在加大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力度。
造船业首份半年报亮相中船股份营收净利双降
7月28日晚间,中船股份公布2013年半年报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19亿元,同比下降39.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6152.43万元,同比下降2645.41%。
公司半年报显示,中船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8亿元,公司解释本期营业收入的减少原因“主要是由于船市的持续低迷、成套机械设备市场的萎缩和传统钢结构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本年度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数据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船配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37亿元,非船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0.7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