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5月,长安新能源累计销量1.77万辆,同比下滑20.6%
在公开挂牌近8个月后,长安新能源增资项目宣告暂停。
6月12日,长安汽车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19年6月11日向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申请暂时终止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挂牌增资事项。
新能源车业务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的重要部分。2017年,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表示将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并向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1000亿元。
为推动“香格里拉计划”的落地,长安汽车于2018年成立了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同年10月,长安新能源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增资扩股,计划引入不少于3家战略投资者,且增资的股权比例不低于51%。这也是继观致汽车、奇瑞汽车、宝沃汽车之后,又一家引入社会资本的传统车企。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去年10月22日公开挂牌以来,长安新能源增资项目吸引了200余家投资者参与商谈,长安汽车也与各方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但不能忽视的是,长安新能源增资项目于2019年2月28日就已经到期,随后进入延期阶段。但截至此次项目喊停,该增资项目仍未找到合适的接盘者。
对于此次项目喊停,长安汽车方面也表示,进入2019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退坡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趋缓,长安新能源的意向投资者在兜底承诺、资产独立性等方面的要求更加趋于保守,在涉及到改革的一些核心条款上,主要投资者与长安汽车产生了分歧。为了最大化保护国有资本和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长安汽车决定暂时终止此次增资项目,优化融资方案。
实际上,股东的保守态度也情有可原。虽然在2017年高调启动新能源领域战略,但长安汽车在新能源车细分市场的表现,却并不高调。今年5月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车销量仅为4473辆,相较去年同期的7050辆同比大跌36.6%;1-5月累计销量1.77万辆,同比下滑20.6%。
而在产品布局方面,按照“香格里拉计划”的规划,长安汽车将在2025年前研发出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推出33款新能源产品。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长安汽车依然只拥有5款新能源产品。相较于其他自主品牌布局新品牌、成立合资公司等举措,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脚步,显然有些跟不上节奏。
新能源事业的停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长安汽车集团整体的发展势头。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面临了总营收、净利润的双下滑,其中净利润亏损的缺口更是扩大至21亿元。这也是继2018年第三、第四季度之后,长安汽车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亏损。这其中,长安自主及合资板块的销量双下滑,都直接影响着长安汽车的盈利能力。
对于此次增资项目喊停,长安汽车也公开表示,公司正优化新能源科技公司混改方案,择机引入社会资本并未终止,未来几个月有望有新的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