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年末猜想之六: 那些拼命自救的企业真的获救了吗?

进入12月之前,几乎没有人想到今年的国内装机会这么惨淡。

中电联最新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11月30日,我国全年新增光伏装机17.96GW,截止至2019年10月31日,这个数字是17.14GW,再往前到2019年9月30日,这个数字是15.99GW……这三个数字无论是单独来看,还是综合来看,说的都是一件事,也就是大家自年中就开始寄予厚望的第四季度并没有迎来大规模的终端需求,在缺12月数据的前提下,第四季度的前两个月仅仅才装了1.97GW。

虽然记者从各大组件龙头处得来的发货情况反馈12月的出货有明显好转,但是从出货到并网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可以预见2019年全年我们的光伏装机也就在20GW上下。相比2018年装机数据,整体下滑50%,国内需求急剧萎缩,传导到上游,产业链各环节都迎来了调整和整合。订单开始向头部企业急速聚拢,一众中小企业及不再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再现生存危机。

SNEC期间宣称即将获救的企业,只一家上岸

下半年以来,市场逐渐开始显现下行的趋势,原来雄心勃勃准备入驻光伏的资本也开始下意识的收缩,标的考核也更加谨慎。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年中(具体就是SNEC前后)时传出重组消息的几家企业,重组过程一波三折,迄今处境也大相径庭,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1、协鑫:跑了华能又迎保利

2019年SNEC的前一天(6月3日),保利协鑫与保利新能源联合发布公告称:央企华能将入手协鑫新能源股本中9727594875股普通股,相当于公告日协鑫新能源全部已发行股份的51%,如果交易成功,华能集团将控股全球第二大光伏投资企业——协鑫新能源。消息一经放出,协鑫新能源股价当日涨幅达到26%。

然而5个月后,央企中国华能却改变了主意,11月18日晚间,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及协鑫新能源再次发布公告,称华能终止收购协鑫新能源控股权,交易方案调整为收购协鑫新能源及其附属公司的中国资产。12月20日晚间,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与华能的电站交易进展顺利,有望达成数个GW的项目交易。从股权交易到资产交易,落差不可谓不大。

然而,俗话说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时,同一时间,协鑫集团的另一子公司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保利集团将再次携手协鑫,战略入股协鑫集成,协鑫与央企合作再遇曙光。

2、英利:进展顺利,下周有重要公告

2019年6月5日,根据《证券日报》报道,英利历经3年,债务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据多方了解,其框架性重组方案已形成,并完成向相关部门和国务院报告,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重组完成后,英利将成为国有控股的企业。

通过重组英利将一举解决历史债务,资产负债率降低能控制到75%左右,流动资金能够支撑产线升级和研发投入,逐步恢复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大新兴市场布局,拓宽上下游的合作。媒体消息称,新英利将致力于专业化、智能化。

近日,记者致电英利市场部负责人,对方称,“重组已经获得了国务院批示,省里开了启动会,预计下周会有重要公告,进入下一步程序,正在准备相关口径。”

3、汉能:以官方新闻为准

同样在SNEC期间,记者就收到汉能内部消息,称汉能重组获得重大突破,“将于近日有官方公告”。几天后的6月12日,汉能在北京总部举办“心感恩*再启航——汉能私有化回A答谢会”,并在会上高调宣布,其私有化方案获得香港监管机构批准发布,在股东特别大会上获得通过,汉能历时230天的私有化工作圆满完成,汉能回A脚步正在全面加速。活动现场,汉能也正式宣布登陆A股“三步走”路线图,预计年内完成资产重组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

听起来,似乎很美好。然而,之后的7月,“汉能欠薪”、“员工跳楼讨薪”的消息此起彼伏,汉能多方公关,也有部分媒体一力支持,然而现金链断裂之痛始终无解。到11月份,记者再次致电之前有联络的汉能媒体对接人,对方称“已经离职,会有后续接替者继续联系记者”。近日,记者就重组事宜,再次联络汉能,可惜对接人继续空缺,有合作公司代表,称“以公司的官方新闻为准”。

与此同时,被汉能实控人李河君多年来引以为豪的现金奶牛金安桥水电站,17666666股股权份额于12月24日被成功拍卖,买方是四川信托,成交金额是4278.060779万元,高于起拍价1.76倍成交,而行业对此的反馈竟是“汉能员工被欠的薪水有望了!”

4、兴业:重组完成,专注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

2019年5月16日,兴业太阳能发布公告,称与水发(香港)正式签署股权认购协议,按照协议,兴业太阳能向水发(香港)配售1,687,008,585股认购股份,发行价为每股0.92港元。认购完成后,水发(香港)将持有上市公司66.92%股份,同时间接持有中国兴业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50%以上控股权。至11月29日,水发集团控股兴业太阳能的股权交割仪式正式完成。12月19日兴业太阳能发布公告,称各项重组条件均已达成,且重组生效日期为2019年12月19日。新票据预期将于2019年12月23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至此,兴业太阳能终于成功嫁给了国企水发能源,同时更名“水发兴业”。

近日,记者致电兴业市场负责人,对方称“重组已经顺利完成,以后新的水发兴业的主要业务分为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两块,清洁能源在原来光伏应用的基础上扩展到风、光、天然气、供热等多种综合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5、中电:预重组已经进入程序

同样在SNEC期间,记者独家报道了《中电光伏庭外重整迎来转机》。当时,有中电高层向记者透露,有两家在各自领域内享有盛誉的大型国企将联合向中电光伏注资数十亿元,以助中电摆脱债务,同时便于自己拥有完成的产业股权,交易内容中还将涉及中电的主营业务领域。

近日,记者再次致电之前联络过的中电高层,对方表示“需要请示领导,才能回复”,而记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消息称“预重组已经进入程序”。据了解,新的中电将致力于拼片技术,使用‘无缝焊接’技术实现电池片‘叠瓦’式互联,消除电池片间距的同时提升效率。

通过上面信息的整理,记者发现真正顺利上岸的只有一个水发兴业,而兴业的重组其实从2018年底就已经开始,到SNEC期间重组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下半年只是进入扫尾阶段,因此并没有收到市场影响;而那些藉由上半年尚不明朗的市场行情掀起来的重组工作,在下半年行情日益冷清需求萎缩的影响下,多遭遇波折甚至搁浅。

主营多晶及电站投资业务方向企业,遭遇困难

在前文《年末猜想二:多晶还有没有机会?》中,记者有提到,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单晶在出口比例上开始发力,到2019年10月份,多晶产品在组件出口中所占比例只有25%左右,同时由于国内安装需求始终没有启动,在偏好单晶的国内市场,多晶更加不占优势。根据记者调查发现,下半年多数多晶产线出现转产和减少开工率的情况。而之前曾经高举多晶大旗的几大组件龙头,多家明确表示未来将以单晶为主,“单晶替代多晶,大势所趋”。

10月份网传多晶电池停工情况

除了多晶企业,部分电站投资企业同样处境堪忧。众所周知,中国光伏产业虽然绝大多数玩家是民营企业,可是因为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过高,在补贴不及时,同时电站没有顺利出售的前提下,现金流都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在这方面的企业代表其实很多,昱辉、亿晶、顺风、向日葵……比比皆是。

当然,记者本意并不是说,做多晶的就一定困难,做单晶的日子就会好过。年底记者从机构处获悉多晶电池需求有明显的提升,而且近日有取代单晶PERC的下一代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新的资本开始跃跃欲试,可以预见光伏产业新一轮的迭代又在眼前,下一次遭遇困难的会是谁呢?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相关

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4.20-5.2

1、异质结新篇 76"领"世先 | 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4月18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圆...

云南: 支持"高速+光伏"!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4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高速+光伏"。支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