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硅材料行业政策环境延续稳定基调,聚焦节能降碳主线。伴随落后产能市场化出清提速,行业供需结构迎来深度调整。当前工业硅产量延续增长态势,社会库存仍待消化,现货价格维持低位震荡,而需求端多晶硅、有机硅及铝合金三大领域表现分化,光伏波动与产能置换或成为长期价格拐点的关键变量。
供应端:产能扩张与库存压力并存
自2023年以来,中国工业硅产量保持增长,北方产区开工相对稳定,南方受成本及政策约束维持低产能运行。据硅业分会数据显示,尽管北方少数硅厂存复产预期,但实际产量增量有限,叠加有机硅单体厂减产检修计划增加,上游供应整体趋稳。当前社会库存仍处高位,甘肃等地部分厂商转产导致产量回落,短期内复产意愿不足,库存消化进度直接影响价格修复节奏。
期货市场方面,工业硅主力合约持续震荡,基差收敛但交投清淡。受电力市场化改革及分布式光伏新政推动,市场对需求增量存在预期,但短期内贸易商观望情绪浓厚,现货成交仍显疲弱。从长期看,产能置换导致的供需错配或推动库存逐步去化,但2025年价格中枢仍将承压,转折时点需关注政策落地与产能出清效率。
需求端:结构性分化加剧,光伏与有机硅博弈
多晶硅需求受光伏行业波动影响显著。尽管上半年装机需求预期提振部分硅料价格,但当前多晶硅企业仍以降负荷运行为主,开工率下调状态或延续至一季度末。硅业分会指出,N型硅料实际成交价小幅上涨,但下游拉晶厂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对产能释放及硅片自律情况持观望态度,需求弹性空间有限。
有机硅领域则面临增长瓶颈。近期单体厂减产挺价意愿增强,但下游接受度较低,工业硅采购需求持续收缩。铝合金需求相对稳定,节后复产带动铝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但受制于终端地产及汽车市场复苏缓慢,对工业硅的增量拉动作用有限。由此来看,2025年硅材料需求增长将主要依赖光伏装机放量及政策对新兴消费场景的牵引,但短期结构性矛盾仍待化解。
综合来看,2025年硅材料行业将在政策托底与市场出清的双重驱动下逐步筑底,价格修复动能取决于库存去化速度与光伏需求兑现程度。行业需警惕产能置换周期中的阶段性风险,同时关注宏观财政与货币宽松政策对下游终端消费的传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