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湖南省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调度会发布消息称,受连续高温天气与经济稳步增长双重驱动,今年夏季湖南最大用电负荷预计将突破5000万千瓦历史极值,同比增长8.4%,外电入湘峰值可超1200万千瓦,为全省提供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其中“宁电入湘”中衡直流工程双极低端提前投运,提前新增400万千瓦外电输送能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宁电入湘”不仅助力湖南迎峰度夏,也带动新能源产业链红利将加速释放,上游新能源发电设备生产企业、中游输变电设备生产企业以及下游用电企业均有望从中受益。
6月29日,国家电网宁夏回族自治区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正式向湖南输送电力,此关键节点恰逢湖南今夏首轮用电高峰,“宁电入湘”贡献了外电入湘峰值的三分之一,成为湖南电网迎峰度夏不可缺少的“稳压器”。预计9月中旬工程全面投产后,“宁电入湘”送电能力将达到800万千瓦,年输电量可达400亿千瓦时,占湖南年用电量16%。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黎富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宁电入湘’打破西部地区新能源发电产业的瓶颈,改变了‘发得出、送不走、用不上’的局面,为后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等‘沙戈荒’发电项目树立了标杆。从上游来看,新能源发电设备生产企业会加速生产,助力西北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从中游来看,输变电设备生产企业会紧紧跟随国家电网招投标脚步,助力中西部电力通道建设。从下游来看,中部地区用电企业有望平稳迎峰度夏。企业借助绿电消费实现节能减排,还可为工业碳配额交易创造空间。”
在“宁电入湘”的发电端上,突破瓶颈帮助企业显著减少“弃风弃光”,提升发电小时数和营收稳定性,大大鼓舞了新能源发电设备生产企业的生产脚步。湖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推进3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不仅带动光伏设备、风电设备需求,还带动变压器、换流设备、储能系统、电池及集成商采购订单。湖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建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更吸引到多家上市公司的产业项目落地,形成本地化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
在“宁电入湘”的输变电通道上,特高压设备龙头挑起重任,为工程提供了大量关键设备。其中,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为“宁电入湘”提供了800千伏高端换流变压器、750千伏站用变、8010台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元、低端套管及高强度钢芯铝绞线等关键设备。特变电工旗下衡阳子公司交付了14台换流变压器,实现一次性试验合格率100%。
特变电工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宁电入湘’工程线路复杂多变,对于导线的电气性能、机械强度等要求较高。为保障输变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公司针对线路途经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专门研发钢芯铝绞线产品,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机械强度及抗冰耐腐蚀能力,能够满足该工程段特高压输电线路长期稳定运行的要求。今后这类产品还可用于西电东送的其他项目上,为社会和股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在“宁电入湘”的用电端上,得益于新能源电力供应,多家用电企业实施降本增效的空间显著增大。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工”)等制造业龙头依托年400亿千瓦时绿电,不仅有效降低用能成本,还在减少碳排放领域取得成绩。
三一重工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三一重工在湖南的制造基地可直接使用来自西部地区的绿电以替代传统煤电,生产环节碳排放强度将显著下降。同时,公司也积极参加西部地区的风光发电项目和输变电通道建设工作,输出关键设备直接参与施工,形成了‘绿电直供+设备输出+上下游协同’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