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大数据 -- 领跑者的那些事儿

2015年6月,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国能新能[2015]194号,这是能效“领跑者”政策在光伏产业的一个实施。该文件对不同形式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衰减率等做了强制性要求。同时,领跑者计划准入标准首次被量化,达到技术指标的光伏产品将优先享受相关政策的支持。

国能新能[2015]194号文件,领跑者计划准入标准首次被量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质监局,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国电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中电投集团、神华集团、中节能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中电建集团、中能建集团: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以来,我国光伏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部分落后产能不能及时退出市场、先进技术产品无法进入市场、光伏产业整体技术升级缓慢、光伏发电工程质量存在隐患等问题。为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加强光伏产品和工程质量管理,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挥市场对技术进步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光伏技术和产品,采取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标准,支持先进技术产品扩大市场,加速淘汰技术落后产品,规范光伏发电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的循环递进机制,加速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严格执行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自本文件发布之日起,光伏发电项目新采购的光伏组件应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相关产品技术指标要求。其中,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5.5%和16%;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不低于28%;硅基、铜铟镓硒

(CIGS)、碲化镉(CdTe)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8%、11%、11%和10%;多晶硅、单晶硅和薄膜电池组件自项目投产运行之日起,一年内衰减率分别不高于2.5%、3%和5%,之后每年衰减率不高于0.7%,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衰减率不高于20%。高倍聚光光伏组件自项目投产运行之日起,一年内衰减率不高于2%,之后每年衰减率不高于0.5%,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衰减率不高于10%。上述指标将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三、实施“领跑者”计划。国家能源局每年安排专门的市场规模实施“领跑者”计划,要求项目采用先进技术产品。 2015年,“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应达到以下指标: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

16.5%和17%以上;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0%以上;硅基、铜铟镓硒、碲化镉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2%、13%、13%和12%以上。“领跑者”计划通过建设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实施。国家能源局提出示范工程的主要技术进步指标、建设规范、运行管理及信息监测等要求。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性比选机制选择技术能力和投资经营实力强的开发投资企业,企业通过市场机制选择达到“领跑者”先进技术指标的产品。

四、发挥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支持光伏发电技术进步的作用。国家支持的解决无电人口用电、偏远地区缺电问题和光伏扶贫等公益性项目、国家援外项目、国家和各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各类光伏发电应用示范项目、各级地方政府使用财政资金支持的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在各级政府机构建筑设施上安装的光伏发电项目,优先采用“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

五、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能力建设,逐步提高光伏产品认证标准,提高光伏行业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互认能力。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应具备组件及其使用材料的产品试验、例行检验所必须的检测能力。企业生产的关键产品必须通过第三方检测认证,并由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公布检测认证结果。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在产品说明书中应明确多晶硅、电池片、玻璃、银浆、EVA、背板等关键原辅材料的来源信息,确保进入市场的光伏产品必须是经过检测认证且达标的产品。

六、加强工程产品质量管理。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逆变器及关键产品,须通过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且与认证送检产品保持一致。各光伏发电开发投资企业应建立光伏发电关键设备的技术及质量管理制度,在产品招标采购、到货验收、竣工验收环节,对光伏产品技术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七、加强技术监测和监督。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认监委等部门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对光伏市场产品开展技术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光伏产品关键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完善技术质量管理政策,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产品未达到市场准入标准的制造企业,予以公告。对国家组织实施的“领跑者”计划项目,委托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进行全过程技术监测评价,在工程竣工验收时重点检查是否达到承诺的指标,在工程投产一年后进行后评估并公布评估结果。

八、完善光伏发电运行信息监测体系。行业技术支撑单位要按照行业管理有关要求,开展并网运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运行信息统计工作。电网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并网运行信息监测系统,监测项目输出功率和发电量等数据,保持运行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配合开展光伏发电技术评价和质量检查信息服务工作。项目单位应向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系统报送光伏发电设施的基本信息,包括光伏组件类型、规格、额定功率、安装方式、逆变器型号、系统最大输出功率等。项目设施进行检修和发生故障时,项目单位应按运行规程及时向电网企业通报有关情况。

附件:主要技术指标说明

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

2015年6月1日

950MW领跑者招标项目中标情况

“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建设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是《意见》下发后首个获批的光伏“领跑者”项目。其中对外招标的12个单体项目总量为950MW,包括7个“领跑者计划项目”,每个项目单体容量100MW;5个“领跑者计划+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项目”,单体规模为50MW。项目招商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进行,中广核、华电、三峡新能源、招商新能源、京能、中电国际、大同煤矿7家企业摘得100MW项目,英利、晶科、正泰新能源、晶澳太阳能、阳光电源5家企业中标50MW项目。

逆变器占比情况分析

去年7月份,鉴衡认证中心制定了《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国效率技术条件》,目的是科学评价逆变器的性能,以解决光伏电站开发商设备选型的困扰,与“欧洲效率”、“加州效率”相比,中国效率的表征更为科学,并系统考虑了中国气候条件的综合影响因素,准确反映了光伏逆变器在实际运行中发电性能的高低,更好地评估逆变器在中国地区使用的特性参数。华为、阳光电源、无锡上能、特变电工、许继电气等企业的15个型号的逆变器产品均为“中国效率”认证效率等级A级产品,其中华为、阳光、上能等企业的6个型号的逆变器“中国效率”

指标超过大同基地“领跑者”招标要求。而最终华为53%的份额也占据了逆变器环节的大半壁江山。

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由国家能源局于6月19日正式批复。基地旨在规模化应用先进技术光伏产品,打造“光伏新技术示范地、领跑技术实践地、先进技术聚集地”,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组串式、集中式逆变器,高效单、多晶组件等先进技术产品在大同基地广泛应用,各企业争当“领跑者”中的领跑者。

组件供应商占比情况

大同领跑者项目基地以打造“光伏新技术示范地、领跑技术实践地、先进技术聚集地”为目标,采用达到“领跑者”技术指标的光伏产品,优选具有领先业绩水平、较强投资实力和先进技术管理能力的企业作为基地项目投资主体。

由于领跑者计划的推动,中国市场对高效组件的需求在快速提升。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领先一线企业拥有满足领跑者要求的高效组件;乐叶光伏、晋能科技这两家“黑马”组件厂也成为大同领跑者基地的重要组件供应商。

整个大同示范基地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为3GW,其中2015年的实施项目为1GW。目前,该基地一期项目全面启动,开发建设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分为10个项目,计划于2016年年中完工。

协调工作过于繁琐。“三座大山”压下来,绝大多数企业都犯怵。“反正这种协调工作花了很大精力。”刘擎都有点不愿意去回忆。

相对温和的村民会闯进施工现场阻碍施工,过激一些的还有言语和肢体冲突,有村民把施工队伍的车开走撞到树上,然后说是施工队撞得,要施工队赔钱。“就这么眼睁睁的看他们说瞎话。”

但作为国企,不敢有过激的行为。“我们公司的处理原则就是绝对避免任何冲突,就是别人上我们就撤,他们一冲我们就马上退,就在这5800亩土地上打起了游击。”刘擎说,“今天在这试一下,没人阻挠就赶紧干,但是这里面是一小块,明天换块地又去试,可能就会突然冒出几个人来捣乱。”

“我们是国企,这个钱出不了,也没道理让EPC企业承担。”其它项目开发商在项目现场的3-4个人就足够了,而中广核为了解决土地和坟地问题,刘擎带着十几个人一边安排现场零敲碎打,局部施工,另一边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全部解决下来一共花了4个月,直到春节前才基本解决。

这或许是领跑者项目的唯一污点,但并非领跑者项目独有。长期以来光伏行业遇到许多不公正待遇,有人说光伏行业要学会接受,这种现象可能是全社会的普遍现象。但Solarbe作为光伏媒体,势必要为光伏人去还原真相。在中国评价事物的标准往往只看这个人或者企业所处的阶层,而非他在这件事中的行为或处境,阶级斗争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这种行为,叫做逆向歧视。

最经典的逆向歧视案例来自于美国的“平权法案”:美国为了让各色人种都能享有受教育机会,不少大学对不同肤色人群有不同的录取标准,对亚裔最为严苛、白人次之、非裔最低。但这也是建立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的,如大同沉陷区,土地本身是闲置的,政府让企业给予补偿一方面是废地再利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平权”精神;如安徽阜南扶贫项目配套的光伏电站,政府也是要求在平时只有300-

400斤小麦收入的土地每年补偿750斤小麦收购价,但这些保护措施,绝不应该成为所谓“弱势群体”用来讹钱的倚仗。

2015年春节前夕,中广核太阳能内部开了个会议。“我们整理了一下去年的项目,建完和在建的一共三十多个。分析了项目延误的原因。”刘擎说,“最大的因素就是土地。”

“光伏电站前期开发手续繁多。”刘擎说,“有时候为了赶工期,有一部分文件不齐全,需要补办手续。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征地难。基本农田是红线,肯定不能碰。有些还要先建大棚才能使用。”

而另外一个常常被业内忽略的就是建设用地。“需要土建的开关站等地方就属于建设用地。”刘擎告诉记者,建设用地需要拿房产证,而建设用地各地方都是有控制指标的,没有建设用地指标,这些设施也无法修建。“房地产的审批是最麻烦的,开发商批的也就是建设用地。”刘擎说,“一般小的项目需要两三亩建设用地,有的地方政府就是不给批,一平米都没有。”他自嘲干光伏的真的是挺累的。

设备选型:

螺旋桩、逆变器和“在路上”的组件

山西院与中广核是战略合作,新能源公司的一二把手高度重视,亲自督办,投入很大。虽然在争取第一家开工和建成的项目,但是考虑到沉降地形,中广核还是采取了谨慎和保守的施工方案。“最终基础我们选用的现浇混凝土钢筋,有些企业就用普通的镀锌螺旋桩,两三米长,几下打下去就算完工。而我们的要做基础,要先打眼,下去绑好钢筋,扎好模板,再去浇灌,然后凝固上来了才行。复杂太多,时间也长很多,但是我们从质量和地形考虑,在设计方案的评选过程中要求一定要用这种。”刘擎说如果也是用螺旋桩,春节前就完工了,但他认为虽然增加了成本,延长了工期,但为了工程质量,一切都是值得的。

刘擎笑说大同领跑者基地最大的赢家并不是中广核这样的开发商,而是华为。“华为占据了领跑者项目一大半的份额。”刘擎初步估算,而据Solarbe统计这一数字约为53%。另一位大赢家晶澳领跑者组件出货量将近400MW,接近一半。

中广核的100MW逆变器全部选择了华为的智能组串式逆变器。“华为和我们合作的很好,100MW逆变器签订合同过后一次供应完毕。”

虽然中广核组件招标很早,可受产能和其它企业竞争影响,组件落实情况仍然不乐观。组件厂的销售人员被各家开发商催货,干脆也不去做沟通协调,直接去项目上看项目进展。“他认为你的基础上面的支架还没立起来,你把50MW组件的采购款全打过去,也不给发货。”后来因为组件供应问题,该厂家还专门发来道歉信致歉,这也是去年

高效组件火爆情况的一个典型缩影。中广核表示今年也会同更多的高效组件厂家合作,以备不时之需。

最令人意外的是去年一段时间光伏支架也出现短缺了。中广核对支架有自己的规范,双面镀锌,厚度65μ以上。到现场后还要做现场复测,测镀锌层厚度,不符合了退货重做。“可能也是我们要求比较高的原因。”刘擎说。

保守与苛刻:

三招搞定81%整场效率

在光伏项目的关键参数上,中广核一向比较保守。“大同领跑者项目的年有效光照小时数我们是按1400小时考

虑,而实际要超过1500小时。”刘擎说。中广核的很多土地是山坡地,而且背光坡面积非常大,

在确定方案的时候,中广核最终决定联手华为搭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加上多路MPPT的组串式逆变器,整体发电效率也会有一定提升。”

而除了严把质量关外,中广核在采购方面也非常严苛。组件衰减率行业标准是单晶低于3%,多晶低于2.5%,但中广核却要求单晶年衰减低于2.5%,多晶低于2%,且保证正公差。“280W的组件订单,正常发货是285W的,但给我们可能就要生产288W甚至289W的了。”刘擎说, “虽然执行起来比较困难,但方法就这么简单:提高设备性能、提高设计、提高运维。我们对此很有信心。”

争第一

4月底,中广核大同100MW光伏电站现场工作将全部完工,开始准备接入电网工作。“现在在收尾的几个工作就是晶澳的组件还差20MW没供到,输电线路要赶进度,奔着月底不变。”刘擎说,“据我了解我们应该是全基地第一家。”

领跑者项目中乃至整个光伏行业冬季抢装都很常见。去年大同零下20多度,还经常下雪,但安全管理规范中禁止明火取暖,所以工人搭临时帐篷用来取暖都不允许。“但

是在野外拉电也很困难。”刘擎说,所以去年春节前最冷的一个多月,我们主要精力都在协调土地上。

智能化运维

项目建成之后,中广核的项目面临着两大难题:山地地形复杂,全靠人力攀爬巡检不现实;此外占地比普通平地光伏电站大了一倍。中广核制定的方向是逐步走向智能化,尽量减少现场运维人员。

中广核与华为正在合作远程集控平台,将在各省级公司建立监控系统,再在总部建立一个面向全国所有项目的监控中心,实现分级控制。但在是否“无人值守”方面,双方的思路却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目前对智能电站的主要需求在于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刘擎解释道,“如果纯智能化、一个人都不在项目现场,我们是不允许的。这主要是基于安全的考虑,安全责任不能转移。虽然光伏电站本身比较安全,我们也有信心做好保障控制,但我们自己也要时刻牢记安全高于一切。”

领跑者的几点改善建议

刘擎结合中广核这次的实际经验,对未来的大同二期和全国在申报的几个领跑者项目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1、抽签选土地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有些确实明显不好用或者不可用的地块,在初始规划时要么就别把它放进去,要么就允许灵活调整。

2、大同项目第一期1GW,这么大的体量需要200千伏或者500千伏以上的送出线路,而200千伏以上的线路是由国网审批,这个流程非常漫长,要提前准备。

3、2016年全国在准备的五六个领跑者基地,每个基地平均1GW也有6个GW。领跑者组件难以满足这么大的需求。虽然现在组件企业都在扩产,但大多扩的是组件,光伏电池产能还没有充分释放。而且我们中广核这样对产品流程管理比较严的企业,光伏组件中的电池也不允许外购。在组件最紧张的时候,我们修改了要求,可以外购但必须是国内外主流的几个大厂的电池。

FR:光能杂志

最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