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篇 | 量产十年,未来三年仍主导市场,PERC技术的制胜之道
PERC(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ell,发射极及背面钝化)作为一种高效电池技术,自开始导入量产后,便迅速被光伏电池企业所引入,替代常规背电场(BSF)技术快速扩张并沿用至今。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中数据表明,2021年PERC电池市场占比高达91.2%,其市场...
PERC(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ell,发射极及背面钝化)作为一种高效电池技术,自开始导入量产后,便迅速被光伏电池企业所引入,替代常规背电场(BSF)技术快速扩张并沿用至今。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中数据表明,2021年PERC电池市场占比高达91.2%,其市场...
信息安全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议题。从古希腊时期的"置换密码",二战中的谍报电台,再到现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加密不仅在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至关重要,而且在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随处可见。常见的加密方法是在芯片或电路设计中引入具有加密功能的硬件模块,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信息安全的...
近年来,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PSCs)以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在光伏领域得到发展。随着器件结构、钙钛矿结构、电荷传输层等方面的进步,PSC的光伏效率已达25.7%,可与成熟开发的薄膜和硅基太阳能电池相媲美。但是,钙钛矿电池在空气中的长时间稳定性问题和层与层之间的表面缺陷限制了钙钛矿电池...
X射线探测器是将高能量X射线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的装置,在医疗诊断、安检、环境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金属卤化物杂化钙钛矿材料在X射线探测领域受到关注。然而,大部分用于X射线探测的钙钛矿异质结材料含有有毒的金属元素铅。因此,在保证良好的X射线响应的前提下,急需发展环境友好的新型钙钛...
据公开报道,在日前由国家科技部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承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中,江西赛维公司申报的“高端旋式铸造单晶硅技术及其关键设备研制项目”获得了2021年度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项目。这是时隔一年,江西赛维“旋式铸造单晶炉”再次见诸...
一、前言在全球“碳达峰”和“碳中和”大趋势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空前繁荣发展期。主流晶硅光伏已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发电侧平价上网,光伏度电成本仍需要进一步降低到0.05-0.15元/kWh区间内,在储能的配合下,真正成为主力电力能源,光伏发电渗透率从3%提升至30%以上。在光伏...
1、HJT2.0异质结电池PECVD量产设备等76项技术装备列入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为持续推进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加快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我局组织了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及评定工作。根据《国家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以非晶硅和晶体硅(a-Si: H/c-Si)构建的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近年来不断取得进展。然而,SHJ电池中的a-Si: H薄膜会带来较严重的寄生光吸收,并且设备和工艺成本较高。采用宽带隙过渡金属氧化物(TMO)替代a-Si: H在减少寄生光吸收、提升光电流,以及降低...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硅基太阳能及宽禁带半导体团队与浙江省能源集团联合研发出认证效率为28.2%(VOC = 1.80 V,JSC = 19.2 mA/cm2,FF = 81.8%)的两端钙钛矿/晶体硅叠层太阳电池(图1),仅次于德国亥姆霍兹柏林研究中心报道的29.8%和牛津光伏报道的29.5%,为国内目前报道的最高值(图2)...
钙钛矿对缺陷的耐受度非常高,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揭开了背后的奥秘,这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未来效率会产生巨大的潜在影响。研究人员使用新的显微镜方法,"首次"观察了钙钛矿材料及其对结构缺陷的耐受度。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有两种形式的无序在平行运作: 电子无序和化学无序。研究人员表示,正是由...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主流光伏技术在量产时的功率转换效率超过23%,但进一步的重大改进仍具有挑战性。研究人员现在证明,通过在双面接触的太阳能电池上实现钝化接触,效率为26%。目前,晶硅(c-Si)光伏产品占世界光伏市场份额的95%以上。所谓的钝化发射极和后部电池(PERC)技术是当今工业太阳能电池制造的标准,...
1. TOPCon技术介绍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 solar cell,TOPcon)是2013年在第28届欧洲 PVSEC 光伏大会上德国 Fraunhofer太阳能研究所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首先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 1~2nm 的隧穿氧化层,然后再沉积一层掺杂多晶硅,二者共同形成...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天合光能“高效低成本晶硅太阳能电池表界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我国光伏技术领域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
HJT设备需平衡设备稳定性和成本,PECVD和RPD/PVD设备是核心。HJT电池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清洗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膜沉积、电极金属化,四个工艺流程对应的设备价值量分别占比10%/50%/20%/20%,PECVD价值量占比最高。由于HJT电池对设备要求较高,真空度、洁净度、膜厚度、压力、沉积速率等各种因素都会...
摘要: 电注入式氢钝化的普及始于单晶PERC硅太阳电池的抗光衰研究。随着掺镓硅片的推广,硅太阳电池光致衰减问题的研究热度已逐渐趋于平缓,而电注入式氢钝化对硅太阳电池的改善效果却引起广泛关注,其对转换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对硅太阳电池的电荷注入及加热辅助,改变工艺过程中硅太阳电池体内...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孙海定研究员团队在氮化镓(GaN)半导体p-n异质结中实现了独特的光电流极性反转(即双向光电流现象)。相关成果以"Bidirectional photocurrent in p–n heterojunction nanowires"为题于9月23日发表在《自然 电子学》上(Nature Electronics 2021, 4, 645–65...
硅太阳能电池是指以硅为基体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最早的硅太阳能电池是由于人们对将硅用于点接触整流器产生兴趣而出现的。锋利的金属接触对各种晶体的整流特性早在1874年就被发现。在无线电技术的早期,这种晶体整流器在无线电接收设备中被广泛地用作检波器。但是随着热离子管的发展,这种晶体整流器除在...
三维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由于其优异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低成本和低温溶液可加工性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在过去的几年里,3D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CE从3.8%迅速增加到25.5%,非常接近记录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然而,由于其固有的结构特性,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CE仍然很...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以玻璃、不锈钢及特种塑料为衬底的薄膜太阳电池,结构如图2所示。为减少串联电阻,通常用激光器将TCO膜、非晶硅(A-si)膜和铝(Al)电极膜分别切割成条状。国际上采用的标准条宽约1cm,称为一个子电池,用内部连接的方式将各子电池串连起来,因此集成型电池的输出电流为每个子电池的电流,...
TOPCon(左) VS HJT(右)1.HJT 电池技术: 1990 年,日本三洋公司首次开发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当时 HJT 电池转换效率为 14.5%,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 HJT 量产效率已经超过 24%。常规的太阳电池的 p-n 结都是由导电类型相反的同一种材料--晶体硅组成的,属于同质结电池。而异质结(heterojunction,HJT)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