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自研电池是条好路子吗?
在业内人士看来,车企自研电池的技术成熟度与深耕专业领域的电池厂商有一定差距,且电池研发需要前期投入巨额资金及精力,不少车企的电池战略面临停滞风险。经历原材料价格暴涨、电池供应短缺等危机后,自研电池成为新能源整车厂商争夺主动权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吉利、长城、上汽等多家车企,通过自研、与...
在业内人士看来,车企自研电池的技术成熟度与深耕专业领域的电池厂商有一定差距,且电池研发需要前期投入巨额资金及精力,不少车企的电池战略面临停滞风险。经历原材料价格暴涨、电池供应短缺等危机后,自研电池成为新能源整车厂商争夺主动权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吉利、长城、上汽等多家车企,通过自研、与...
在我国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科创板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引擎"。从已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来看,新能源板块多数企业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据上交所官网显示,今年上半年,在科创板公司中,新能源行业增幅领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其中,多数光伏企业发展迅猛,组件、逆变器类相关...
8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601222)披露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1亿元,同比增长38.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41.85%。根据半年报信息披露,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系储能业务快速发展,实现营收9.87亿元,是2022年全年收入的2倍以上水平,增长迅速。储能订单加速落...
近日,碳酸锂期货价格持续走弱。8月14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一路跌破20万元大关,收盘报196750元/吨,跌幅为5.54%,创下上市以来新低。有机构表示,锂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矛盾,消费需求走弱、库存上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约80万辆,环比减少3.23%。同时,近期多个新能源...
虽然当前产业链部分领域的投资热情难挡,但整体来看,中国新能源行业今年上半年的并购金额有所下降。普华永道8月8日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市场回顾及展望》(下称《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交易数量达395笔,较去年同期增长7%,总交易金额达1371亿元(人民币,下同),...
2023年8月2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开幕式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先生作主旨报告《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重磅发布了2023上半年储能数据。针对上半年的招/中标市场,...
日前,随着年产三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首期(一万吨)项目建设完成,科力远迈出了锂电与储能领域的关键一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从动力电池产量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193.5GWh,占总产量的65.9%,累计同比增长53.8%。在储能领域,上半年电化学储能快速增长,...
科力远日前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16.07亿元投向3GWh储能系统产业化等项目。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二季度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计划,加码投资储能项目。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已超过2022年全年,行业景气度超预期。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储能刚需凸显。工商业储能作...
2023年7月5日,山东能源局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第一批)的公示,将45个锂电池类项目、3个压缩空气类、5个新技术类项目列为2023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第一批),一石激起千层浪,山东再次成为储能业界瞩目的省份。本次入库的项目,共有优选类电化学储能34个共430万千瓦,鼓励类电化学储能11个...
上半年,"过山车"是碳酸锂行业的关键词。从2022年11月最高点每吨60万元到今年5月最低的每吨18万元,半年时间,碳酸锂价格跌去70%。令锂盐企业庆幸的是,本轮锂价下跌在4月底有所好转,在碳酸锂价格下探到18万元/吨后,在补库存和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刺激下,碳酸锂价格逐步回暖,市场逐步活跃起来。5月底,电池级...
时隔5个月后,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布局玻利维亚盐湖锂资源的事宜又有了新进展。6月20日,宁德时代方面向路透社证实,将投资14亿美元,帮助开发玻利维亚储量巨大但基本上尚未商业化利用的盐湖锂资源,从而巩固与玻利维亚政府在今年1月建立的合作关系。这一投资金额,较今年1月时媒体透露的10亿美元的一...
6 月 19日,西藏矿业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西藏扎布耶")与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杰特")签订《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合作协议书》,双方合作将投资建设西藏盐湖综合利用研发基地。该项目位于西藏扎布耶盐湖,项目内容为盐湖综合开发新技术、新工艺、...
今年以来,随着碳酸锂价格大幅跳水,每吨一度跌至20万元一下,业界对动力电池上游的关注度也明显降温。在上游资源端影响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如何在中下游各个环节进一步降本增效,成为了近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的核心话题之一。 "电池的产业规模会达到我们GDP的4%以上,新能源发电会占50%,锂...
2023年3-4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下称"锂电池")行业保持增长态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3-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138GWh,同比增长45%。电池环节,储能锂电池产量约22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53GWh。出口贸易稳步增长,3-4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754亿元。一阶材料环节,3-4月正极材...
锂业巨头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锂业",002460.SZ)再次出手布局上游资源。 近日,赣锋锂业公告称,公司拟以1.06亿澳元认购澳大利亚Leo Lithium Limited公司(以下简称"Leo Lithium")所增发不超过总股本9.9%股权。Leo Lithium旗下的主要资产为位于非洲马里的Goulamina锂矿项目,其...
5月29日,厦门海关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4月福建省锂电池出口38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5%,连续11个月保持同比倍增。其中,4月份福建省锂电池出口96.1亿元,同比增长132.8%。 数据显示,欧盟和美国为福建省主要出口市场,1-4月分别出口217.6亿元和105.7亿元,分别增长176.4%和204.1%,两者合计占出...
宁德时代一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890.38 亿元,同比增长82.9%;归母净利润为98.22 亿元,同比增长558.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8.00 亿元,同比增长698.4%。预计一季度公司电池出货量为70-80GWh,其中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占比约为80%和20%,预计储能整体出货量达到15GWH 左右,同比增长接近2倍。鹏辉能源公...
储能赛道热度持续升温。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储能赛道已有27家企业宣布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投融资事件数量较去年同期的17家小幅增长,较之2021年及此前年份同期则有显著增加。多家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近期亦表态将加大对储能领域的关注。北京一家国资机构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年...
大全能源大全一季度实现收入48.56 亿元,同比下降40.3%,环比下降22.5%;实现归母净利润29.11 亿元,同比下降32.5%,环比下降27.9%。一季度公司多晶硅产/销量为3.38 万吨/2.53 万吨,环比+0.43%/+8.05%,同比+7.86%/-34.9%。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因报告期内硅料价格下降,公司一季度多晶硅单吨净利115元/kg,同比...
当前,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加速变革。光储融合正处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商业化初期,可谓前景广阔,但也任重道远。被动式的传统光储电站如何迭代升级为主动、友好的新型光储电站?如何在光储的深度耦合中提升系统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光储一体化在技术革新下有着怎样的明媚未来?在现实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