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简视点: 联想收购x86业务的利弊与野望

从2005年联想买下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到九年后再次买下IBM低端服务器业务。联想能够像电脑业那样凭借X86的业务成为全球服务器市场的龙头么?联想究竟出于怎样的考虑做出此次收购决定?它在这次收购中获得怎样的好处和优势?联想除了收购还能做什么?

联想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布局探索

作者:张春伟

联想23亿美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在联想成功收购ThinkPad业务九年后,联想昨日宣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与此前收购备受质疑不同,联想的此次收购整体市场反应都较为认同,显然联想数年的国际化和此前ThinkPad业务成功整合为此加分不少。不过此次收购依然有些疑问待解。

1.联想在PC领域只能维持在4%左右的利润率。相较而言,服务器市场绝对是一块“肥肉”。

2.联想已经是一家比较成熟的国际化公司,也是一个透明化和多元化的公司。

3.联想在接手IBM淘汰下来的业务,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两家企业完全不同而又相关的转型方向。

联想购入的算是低端业务吗其实低端与否,都是相对而言。

对于IBM, Power服务器业务其主导着处理器技术和操作系统,再加上Power服务器本身的封闭性,IBM在此领域筑起了很高的技术壁垒,可保证足够的利润水平。而在x86服务器领域,英特尔和AMD主导着处理器技术,IBM相对于惠普、戴尔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化优势,只能进行有限的价格拼杀,利润水平也就难以保障。

这一点在IBM的财报中可以得到佐证,根据最新一季度的财报,包括x86服务器业务在内的IBM系统和科技集团部门营收为43亿美元,同比下滑26%,税前利润仅2亿多美元。无技术优势无利润保证的业务对于IBM而言必然是低端业务了。

而对于联想而言,虽在2013年正式成为PC行业的老大,但PC行业已彻底成为一片红海,依靠严格的成本管控,联想在此领域也只能维持在4%左右的利润率。相较而言,服务器市场绝对是一块“肥肉”。在收购消息公布后,联想集团CEO杨元庆面对媒体时就曾表示,目前的x86服务器市场的利润率绝对在20%以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相较于PC行业的惨烈竞争,杨元庆明确表示,目前的服务器市场竞争还不算激烈,只有惠普、戴尔、联想和思科等几个玩家。背靠IBM在此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高端客户积累,整合在PC领域的效率成本优势,联想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并不是难事。

此外在双方的收购协议中,涉及的硬件产品还包括了Flex系统刀片服务器。Flex刀片服务器一直以高密度、高可用性等特点被认为是大型用户才用的起的高端服务器产品。联想未来也可借此继续向高端服务器领域发起挑战。

收购是否会受到美国政府阻挠在收购消息传出后,外媒的一些报道称,联想集团竞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虽然达成协议,但存在现实的交易难度,主要是因为服务器业务的收购可能会触及美国的信息安全。美国政府或将基于此进行安全审查,最终导致交易进程放缓甚至最终流产。

据统计,美政府2012年对114宗海外并购国内企业进行了审查,其中针对中国的就多大20%,成为被审查次数最多的国家。

在2004年联想收购ThinkPad业务时,美国政府曾一度延长了审查时间,在联想和IBM做出部分让步之后,交易才得以审查通过。不过美国一位反垄断律师表示,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之所以能够获得美政府批准,原因是PC当时已不再是高新科技。

不过相较于9年前,今天的联想则要国际化很多。这些年联想先后收购了德国PC厂商Medion MDN、巴西消费电子厂商CCE、日本NEC PC业务,积累了丰富的并购经验,也成长为一个更加国家化和多元化的企业。在联想的最高决策机构LEC中,7位成员中就有3位外籍员工。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对于安全审查也乐观的表示,联想已经是一家比较成熟的国际化的公司,也是一个透明的公司。同时联想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极具多元化。联想相信此次交易会得到各国政府的开绿灯。同时杨元庆也表示会积极配合各国政府审查,力促交易早日完成。

联想收购为何偏爱IBM2004年联想收购IBM持续亏损的PC部门,今日联想再次收购IBM急于脱手的服务器业务。有部分评论人士表示,联想正日益成为IBM的下线公司,IBM不挣钱的业务纷纷被联想接盘。联想一直在一些逐渐衰败的产业中寻找发展生机,而不是选择去收购一些创新型企业。

从表面上看,确实是联想在接手IBM淘汰下来的业务,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两家企业完全不同而又相关的转型方向。

IBM百年来历经多次转型,而目前的IBM致力于成为一家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砍掉盈利能力日益下滑的硬件业务,转而发展利润更高的咨询业务和云计算技术成为IBM的一项长期策略。除了出售给联想的PC和x86服务器业务外,IBM将硬盘业务出售给了日立,而将打印机业务在2007年出售给了日本理光。

而联想近些年一直也在谋求转型,尤其是随着PC市场的日益颓势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联想的转型变得迫在眉睫。2012年,联想正式公布了自己的PC+战略,大力进军移动互联领域,并在短短2年间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和第四大平板电脑制造商。收购x86服务器业务,表明企业级市场也将成为联想着力发展的支柱型业务。

成立整整30年的联想,产品制造和成本控制一直是其优势所在。企业的转型也必然是基于企业自身的长短板,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跟随潮流。收购硬件业务方便联想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在组建新的业务布局时降低失败概率。

所以这次收购是正常的产业转移。通过收购得到的技术和人才,也可以提升联想研发技术水平,未来更顺利的向产业链上游转移。而Thinkpad业务的成功收购,无疑给双方的继续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样本。正如杨元庆所说,谈判可以驾轻就熟一些。而IBM品牌在业界的口碑无疑也是联想极为看重的。

结语不过此次收购最大的疑问还在于“中国制造”能否在企业级产品上赢得市场,赢得客户。品牌依旧是软肋,保留IBM原有商标5年的使用权限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联想的收购赢得了市场突破,但前面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次并购是否理性?

作者:孙永杰

仅在IBM欲出售自己X86服务器业务传闻两天之后,联想就宣布以23亿美元并购此业务,可谓神速。其实早在此前,我们就撰文分析过联想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必要性。联想到去年联想曾欲以25亿美元并购,最终因价格未能与IBM达成一致而流产,而今23亿美元的并购(比去年的报价还低了2亿美元),我们认为这次并购对于联想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业内也是好评如潮,但这并非说联想在未来企业级业务,尤其是如何发挥并购来的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能力(品牌、市场等方面)上不存在风险和挑战。当然伴随风险而来的就是机遇,而这完全取决于联想能否理性看待并购来的IBM X86服务器业务。

不可否认,与当年联想并购IBM PCD相比,联想在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之后面临的市场形势要乐观得多,至少在市场排位上是如此。按照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说法:并购之后,依市场份额计算,联想在中国服务器市场将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2%左右);全球服务器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4%左右)。

如果元庆的说法没有错误的话,联想在国内服务器市场的市场份额将是排名第二名戴尔的2倍左右,全球市场与排名第二的戴尔的应该在5%左右,也许正是由于联想在国内服务器市场较大的领先优势及在全球市场与排名第二戴尔看似不大的差距,不禁让人担心,联想是否会重走当年并购IBM PCD初期时的弯路,即强攻海外市场,以期短期内挑战戴尔,甚至是惠普的领先位置。

我们依然清晰记得,当年联想并购IBM PCD之后,因过于相信IBM PCD旗下Think Pad易主后的品牌影响力,强攻美国PC市场,在收效甚微之后,又企图并购欧洲PC厂商Packard Bell绕道欧洲市场,以加速所谓的国际化进程,但没想到中途被当时PC市场的“黑马”宏碁抢先一步收入囊中,至此,联想PC的国际化之旅遭受重大挫折,加之随后而至的全球经济低迷,联想PC险些因急功近利的国际化而腰斩,按当时复出的联想董事会主席柳传志的话说,联想PC已站在悬崖边上。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及时将战略重心调整到自己的大本营中国市场,此举不但拯救了联想,也为今天联想登顶全球PC市场老大,甚至联想PC战略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们并非否定联想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价值,相反,由于并购了此业务,联想已具备与惠普、戴尔等这些同样以X86架构为主的厂商竞争的实力。例如含在并购来的IBM X86服务器业务中的Pure Flex融合基础架构(服务器、存储、网络、软件等的集成)系列产品,就与惠普的CloudSystem、VCE联盟的vBlock、NetApp的FlexPod、戴尔的灵动系统(Active System)等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而从过往的案例和评测中,Pure Flex与友商的产品互有胜负,难分伯仲。也就是说从技术和顺应市场对于融合需求的角度看,有关某些评论认为联想并购来的IBM X86服务器业务只是低端服务器,并非融合解决方案(网络、软件、解决方案),而无法挑战惠普和戴尔的说法是一种误读。

但现实的情况是,在联想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前,IBM执掌下的这块业务确实在市场份额和营收上均出现大幅下滑,至少市场反映出的竞争能力不敌惠普和戴尔,问题究竟处在了哪里?这恐怕是元庆领导下的联想应该着力搞清楚的,至少在搞清楚之前,不要急于和盲目在全球服务器市场与惠普和戴尔直面竞争。这也是为何我们在前面要列举当年联想并购IBM PCD后盲动失利以提请联想审慎的主要原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惠普、戴尔此前一直专注于企业级业务,而今天它们的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是在其前期并购了很多业内知名相关厂商之后长期整合的结果,非一日之功,这同样提醒联想不要高估并购来的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竞争实力,不断整合、优化,甚至是再创新,包括必要的再并购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当然慎重的海外市场的争夺,并非意味着联想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后的不作为,而是应借助海外市场慎重发力的机会,大力争夺中国服务器市场。这是因为与联想PC业务相比,联想在中国服务器市场22%的市场份额仍大有潜力可挖;其次是中国市场除了惠普、戴尔依旧处在服务器市场的第一阵营,还有浪潮、华为、曙光等,远没有今天联想在国内PC市场将对手杀得已无还手之力,即它们都存在一定翻盘的可能;第三尽管IBM服务器在中国市场下滑明显,但其品牌影响力依旧处在三甲之列,联想可以完全借此从友商那里,尤其是惠普和戴尔那里攫取到市场份额;第四国内市场和用户与国外相比,其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即以硬件为主,这无疑是联想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尚未完全搞清为何其融合解决方案不敌惠普、戴尔原因“扬长避短”销售硬件,抢夺市场份额的大好时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从联想PC险些衰落到最后登顶;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和平版电脑业务从无到有,到有所斩获,无不是定位中国市场,至少初期要以中国市场为重心战略的成功,所谓前车之鉴。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联想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之后,最应该做的是继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要把对手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不应急于走向全球市场与惠普和戴尔一决高下,这既是为自己未来与惠普和戴尔的竞争奠定基础(就像当年并购IBM PCD之后,其PC市场重心回归中国市场一样),又可以借此在中国市场给对手施加压力,要知道惠普和戴尔在PC市场陨落之初就是在中国市场联想强攻之下的失守。所以,联想能否在一片叫好声中,汲取当年并购IBM PCD时冒进的教训,保持理性,将最终决定这起并购,甚至是联想企业业务的成败。

联想的6大收获3大隐忧

搜狐IT

作为2014年联想春晚最大牌的明星,汪峰引发了现场上万粉丝的尖叫但他再次与头条无缘。当天,联想宣布24亿美元并购IBM X86架构服务器。会后,杨元庆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媒体交流。

联想究竟获得了什么?

1,资本换市场。联想付出的代价是20亿现金+3亿股票,作为回报,联想在X86服务器的全球市场上获得14%以上的份额,在中国会有22%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位,全球市场的第三位。

2,营收和利润率获得大幅提升。联想预计会获得每个季度50亿美元的收入,这相当于联想季度营收的六分之一;利润率方面,联想的利润率将得到极大改善,服务器的利润率在20%以上,而PC利润相对较低。

3,人才和专利成为联想的重要财富。杨元庆称,7500名正式员工和1500名合同工将加入联想,此外联想还将拿到很多专利。

4,获得进入欧美服务器市场入场券。联想可以使用IBM的品牌五年,IBM承诺公司绝大多数的内部使用以及向外面销售的服务器,都会是联想并购业务所生产的产品。

5,新增了一个支柱产业。联想公司的支柱产业会发生变化,除了传统PC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器会成为联想未来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6,从服务器硬件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现阶段联想是以提供硬件为主,未来联想会为企业提供云服务。当然,联想可能是和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云服务的提供。

联想隐忧是什么?

1,能不能保留住员工。如前文所述,7500名员工和1500名合同工会加入到联想。

2,联想能不能留住客户。IBM做了承诺,联想可以使用IBM品牌5年,且IBM采购的时候会优先选联想。

3,美国监管层的审查。整个谈判历时一年,但是要彻底完成并购还需要数月时间。原因是合并案需要经过其他国家部门的审核批准。

写在最后的话:

由棱境门引发的去IOE化可能要划上终止符。联想集团中国区CMO魏江雷向搜狐表示,并购可以为联想引入很多IBM的新技术和专利,比如IBM X86刀片服务器技术,这一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巨型商业企业数据中心的优先选择对象,这也意味着,未来联想将在电信、金融和政府等关键领域提供不逊于任何竞争对手的产品。

联想:创新仍不足

作者:周玲

2005年,当联想“蛇吞象”——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媒体一时都炸开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昨天联想宣布以23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时,媒体对此反应要淡定很多。其中原因有两个:一,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纯硬件的企业业务服务器已经无法对媒体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二,如今的联想已经不是当年的联想,这笔收购对联想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不存在“蛇吞象”这样的难度。

但是对联想自身来讲,这一交易意义还是足够重大。不过,与之前收购时的诚惶诚恐不同,这次联想要自信和放松很多。经过多年国际化的磨炼和市场搏杀,联想已经从一家非常稚嫩的中国公司变成一家久经考验的国际化公司。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如今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他看不懂,这些企业负责人称没有战略就是好战略,但是他认为企业是要有自己战略的。的确,联想集团就是一家有非常明确战略的公司。联想未来的主业将不再只有PC,应该还有企业业务和移动设备业务,三大业务构成了整个联想集团的主业。通过这起并购,联想夯实了自己的企业业务。

联想的“并购模式”

这起最终交易额为23亿美元的谈判充分显示了联想的成熟和理性。双方长达一年断断续续的谈判,搁置后又重启,但联想最终还是按照自己满意的价格拿下了。IBM在与联想谈判期间,甚至还传出戴尔有意竞购这一业务,但是最终还是联想取得了胜利。这些年联想在国际化征途中连接并购了NEC PC业务、德国和巴西的PC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按照联想的战略,不放弃PC业务,积极拓展智能手机业务,布局企业业务。对PC业务如此坚定的企业目前不多,除了联想,还有台湾的宏碁,宏碁的问题不是坚定不放弃,而是转型太慢,美国的惠普和戴尔早就在琢磨转型,淡化PC业务,唯独联想是在主动坚定继续做好PC业务。

在移动互联网大旗插遍全球的大背景下,能够坚定说继续做好PC实属不易。联想如今登顶全球PC业务已经一年,从利润表现上看,PC业务依然是联想绝大部分收益来源。联想通过自己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加上自己独特的渠道模式,活得比其他竞争对手都要从容,目前位居PC行业前三位的企业中,也只有联想还保持不断上升的势头。

从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来看,联想在企业业务领域的布局同样是坚定的,此次巨资投入,其希望在企业业务领域复制PC领域的奇迹,并能够贡献足够多的营收和利润。联想自身的服务器业务今年在中国拓展不错,已经取得第一名的位置,但是碍于起步晚,很多高端的服务器产品欠缺,使得联想在服务器领域竞争较困难。通过这起收购,可以弥补联想服务器业务不足,加上收购后规模扩大,联想整合后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从而取得不错的利润。

IBM一直都是具有前瞻意识的公司,其转型也比较激进,其PC业务和低端服务器业务原本都是良好的业务,但是缘于成本过高、毛利低,被IBM先后出售。而根据联想整合IBM PC业务的经验,整合后降低成本就能让业务快速扭亏为盈,原本业务良好和拥有稳定的客户则正是联想所需要的。这两起并购对联想原本的业务互补性均极强。

杨元庆曾在联想宣布整合IBM PC业务成功后对外表示,国际并购也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对这一观点尽管外界有各种争议,但是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联想的经验和模式值得所有中国企业学习。

“手机业务并购”或推迟

如今的时代,规模很重要,但创新更重要。相对联想在传统PC和企业业务上的坚定,联想需要创新才能更有竞争力。作为PC行业领军企业,最近联想开发了多款热门PC产品,如Yoga笔记本,但联想未能起到带领PC企业反击平板电脑冲击的作用,全球PC机依然在不断下滑。

PC时代过分强调规模,现在却有点不合时宜。现在是有了好的产品,马上就能上规模。联想需要在传统PC和服务器领域继续创新,还需要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领域进行创新。根据联想最新披露的数据,2013年联想集团智能设备总销售量高达8600万台,其中PC类产品销量为4200万台,平板类设备销量为700万台,手机类产品销量为3700万台。但就单款产品而言,联想产品知名度不如小米发布的手机,更无法与苹果iPhone 、iPad和三星旗舰手机相提并论。

耗资23亿美元做成的一桩大买卖,几乎用完了联想手头所有的现金储备。根据联想早前披露的信息,截至2013年9月30日,联想手头现金是26亿美元。如此这般,估计短期内联想很难再次开展大规模并购,之前其一直寻求收购手机业务的计划估计将被无限期推迟。

相对PC和服务器领域的并购,外界一直期待联想能够在手机领域开展大动作并购,加强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品牌知名度,从而让这块业务快速成长。早前,还曾传出联想有意收购加拿大黑莓手机公司和诺基亚。

移动设备业务对正在转型中的联想的未来发展相当重要,这一市场仍然在高速增长中,联想仍需要睁大眼睛寻觅好的并购机会。

最新相关

刚刚,多晶硅价格下降2.73%!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4月30日,硅业分会公布本周硅料价格。本周多晶硅现货市场成交较少,价格逐渐松动。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7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2万元/吨,环比下降2.7...

HJT电池

HJT电池是指异质结晶太阳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简称HJT)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采用异质结晶技术,将多晶硅薄膜夹在两层非晶硅薄膜之间,形成多层结构。HJT电池具有高效...

N型双面电池

N型双面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类型,它与传统的单面太阳能电池不同,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吸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这种双面太阳能电池通常具有一种N型的结构。主要特点和优势包括: 1.双面光吸收...

光伏玻璃

光伏玻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玻璃,能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它在结构上与普通玻璃有所不同,通常包含太阳能电池技术,使其能够在太阳照射下产生电力。以下是有关光伏玻璃的一些关键信息: 构造: 光...

电池片

电池片是太阳能电池板的组成部分之一,也称为太阳能电池电池片或太阳能电池芯片。这是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基本发电单元,负责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材料: 电池片的主要材料...

MWT电池

MWT电池是指金属线路太阳能电池(Metal Wrap Through Solar Cell)。这种太阳能电池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设计,通过将电池的金属电极线路从电池的正面移到了背面,从而改善了电池的性能。主要特点和优...

N型双面电池和N型电池的区别

N型双面电池"和"N型电池"之间存在一些区别,主要涉及它们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N型双面电池: 双面电池是指太阳能电池能够从正面和背面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的类型。这种类型的电池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