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比太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其第四代RIE干法黑硅设备:Tysol-4000。
比太科技采用原创的线性等离子源技术,通过跟国际一流的晶澳太阳能公司合作,在业内第一个实现了RIE干法制绒量产。此次的新一代Tysol-4000设备在量产CoO成本上比一代Tysol-3000预计能降低40~50%,至0.10元/片左右,但其中设备框架和核心部件保持上一代成熟的结构,使客户实现金刚线多晶硅片的快速稳定量产。具体进步包括:
产能提高10%以上,相较于其第三代产品Tysol-3000的3000片/小时和3600片/小时的产能,Tysol-4000的产能将突破到4000片/小时,使它能更好地匹配电池线后道产能;
运营成本降低10%,通过设计优化,Tysol-4000的动能和气体消耗,在Tysol-3000的基础上有进一步下降,同时耗件和备件的更换周期及整机保养周期也得到延长;
制造成本降低,通过设计改进、供应链优化,制造成本降低20%,这部分盈利将直接回馈客户;
黑硅质量提升,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金刚线多晶黑硅量产外观问题。
比太科技RIE干法制绒产品,已经获得协鑫、晶澳等一线大厂的测试和量产验证,并且实现了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的大规模导入生产。据客户反馈,比太科技干法制绒工艺电池量产效率平均可提高0.6%以上,部分客户达到多晶硅电池19.4%转换效率。去年以来,设备稼动率不断提升,实际量产普遍达到98%,部分客户突破了99%的新记录。
据称,干法制绒黑硅的60片组件功率达到275W以上,部分客户达到了280W的主档位。比太科技的装备目前多用于国家“领跑者”计划、海外屋顶分布式高效组件等订单的交付,为客户获得了高端市场的价值。
今年一季度比太科技与国内2家一线大厂合作,顺利完成了3条“金刚线多晶+RIE黑硅+PERC”超高效电池产线的转量产,据称量产平均效率超高了20%,最高效率突破21%,预计相关组件产品将在本次SNEC展会上大放异彩。
比太科技六年磨一剑,经过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在国内外获得了一系列创新专利,得到客户和投资商的高度认可。今年一季度比太科技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极大地扩充了设备的制造、交付和服务能力。比太科技创始人兼总经理上官泉元博士说:“比太致力于高效电池技术的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超越“领跑者计划”的量产解决方案。”
4月19日-21日,常州比太科技有限公司将亮相SNEC上海国际光伏展,欢迎新老客户前来洽谈交流。
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展位:E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