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电煤油气皆非小事,事事关系国计民生。中新网能源频道通过“能源周刊”系列报道,从国家政策,到百姓民生,从国际能源纠纷,到国内市场波动,梳理过去一周的能源要闻,回顾值得记忆的能源故事。
中新网1月24日电 (能源频道宋亚芬)近期,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一些石油巨头开始削减投资,而这也反过来刺激了油价的反弹。
国内方面,煤炭行业的减产效果也已经显现。虽然经历了价格的小幅上涨,但销量却没有大的突破。煤炭巨头神华集团公布的2014年数据显示该公司煤炭产销双降。
本周另一备受关注的新闻就是新电改。新的消息称,继国家发改委确定深圳作为电网输配电价改革的试点之后,新的电改方案也有望在3月份后推出。
光伏方面,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22日宣布了第二起对华光伏双反案投票结果。认定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对美国产业构成实质损害,美方将再次对输美中国光伏产品征税。
1月22日证券日报:新电改方案有望3月份后推出发售电主体将多元化
备受各界关注的电力体制改革有加速推进的趋势。日前,深圳市作为电网输配电价改革的试点,首个监管周期电网输配电价得到了批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预测,新电改方案有望3月份后推出。此次电改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这也意味着发电、售电主体将日趋多元化以及市场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能源互联网将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焦点。就能源互联网而言,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将成为其获得推进的试验田和突破口。
1月22日人民网:多家石油公司巨头削减投资国际原油价大涨
1月22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周三收盘大幅上涨2.8%,报每桶47.78美元,原因是石油巨头道达尔(TOT)和埃尼公司(ENI)都已宣布将削减投资。
美国和全球油价之间的差距正在收窄,表明美国原油进口量正在增加。原油库存现已达到3.87亿桶,预计未来可能突破去年4月份创下的3.99亿桶的历史纪录,从而导致油价进一步承压。
另外,受油价下跌的影响,日本央行周三下调了近期通胀前景预期,并预计油价将在2017年3月份上涨至每桶70美元附近。
1月22日北京商报:神华去年煤炭产销双降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行业大佬们的产销表现因此颇不理想。1月21日,“煤老大”神华发布的2014年主要运营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商品煤产量306.6百万吨,同比下降3.6%;煤炭销售量451.1百万吨,同比下降12.4%。
在业界看来,下游需求持续低迷、进口低价煤冲击等是行业大佬们煤炭产销双降的主因,也正因此,导致国内煤炭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虽然从去年8月6日开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跌势减缓,随后呈现缓慢爬升态势,但这主要得益于煤炭巨头们的主动抬价。而这种支撑后劲并不足,在去年最后一个月,上述指数还是出现了1元/吨的下降。
1月23日北京商报:美对华光伏“二次双反”或于2月征税
北京时间1月2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第二起对华光伏双反案投票结果,认定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对美国产业构成实质损害,依据此结果和此前美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结果,美方将再次对输美中国光伏产品征税。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人士表示,目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裁只是投票结果,下面还要继续程序上的认定,包括形成终裁报告,到最后美国政府发布征税令,还会有一个过程,“2月初才可能有最终结果”。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双反”将影响20亿至30亿美元的出口金额,但是目前中国光伏产品市场已实现多元化,美国市场的重要性较以往不断降低,这种负面影响将大打折扣,因此企业选择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