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财经快评: 贸易争端杂音无碍中欧合作基调

新华网布鲁塞尔7月27日电 财经快评:贸易争端杂音无碍中欧合作基调

新华社记者闫磊张正富

经过数周艰苦的谈判,用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的话说,中欧终于就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一份“友好”的解决方案。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赞赏和欢迎。

至此,中欧发生贸易战的担忧得以化解,双方经贸合作中的不和谐杂音也相应减少。可以预见,化解争端后,最直接利好的就是双方行业内的相关企业。

在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期间,欧洲最早的光伏企业之一——格尔利歇尔太阳能公司已申请破产。欧洲业界普遍认为,导致这家企业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欧委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导致欧洲光伏市场情况急剧恶化”。

有光伏业内人士测算,如果欧盟的税率定在15%左右,那么他们85%的业务都有可能流失。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很多光伏企业都从欧洲进口原材料、部件、制造设备,因此这一贸易保护行为也将给欧洲带来“附加值”的减少。新协议的达成,令已建立密不可分合作关系的中欧业界松了口气。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有些企业为扭转自身经营不力的现状,喜欢拿别国产品所谓“倾销”说事儿,意图通过申请贸易制裁来实现自我保护,但最终伤害的却是行业自身的利益。欧盟近期就在发布其贸易制裁措施报告时提醒区域内的企业,宏观经济环境的疲弱才是导致许多行业不景气的原因,通过施加关税等手段所获取的收效将很有限。

中欧无论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还是在新能源产业战略的目标上都有共同诉求。在此基础上,为了双方的共同利益,双赢的主基调不应受到干扰。中欧贸易额巨大,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应理性看待,妥善处理。

此次争端中,虽然中欧业界一度“剑拔弩张”,但之所以没有出现恶性结果,双方务实、灵活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值得称道。这为双方不断发展贸易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积累了又一可贵的经验。

最新相关
逐光前行,中国光伏以韧性穿越周期

逐光前行,中国光伏以韧性穿越周期

风口上的光伏产业,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结构性重塑。在央视推出的纪录片《逐光》第三集《绝地反击》中,镜头聚焦中国光伏企业在复杂周期中的坚韧突围,揭示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在变局中重塑...

千亿新能源央企,成功上市!

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 华电新能,股票代码: 600930)于2025年7月16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以3.18元/股的发行价和57.14亿股的发行规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