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国内除了中能在生产颗粒硅外,还有REC天宏合资公司天瑞硅业也在生产颗粒硅。中能采用的是MEMC技术路线,在以前MEMC技术基础上经过技术改良,而天瑞硅业则采用的是REC技术。目前中能颗粒硅产能在扩建中,中环每个月使用中能颗粒硅的量在800吨左右,而天瑞硅业颗粒硅年产能则有一万多吨。这是目前颗粒硅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可实际颗粒硅技术有几十年的发展史了。
一、国内颗粒硅技术来源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MEMC就采用自己生产的电子级颗粒硅拉制半导体单晶,洛阳中硅也使用过MEMC的电子级颗粒硅拉制过半导体单晶。英利六九硅业和中宁硅业最初也是想用硅烷法生产颗粒硅,英利曾斥资3000万美金购买过颗粒硅生产技术,后被美国禁止。
MEMC被SunEdison收购后,因经营不善,断腕求生,MEMC颗粒硅生产技术就此纳入协鑫囊中。MEMC的颗粒硅技术是基于FBR的一种技术,开发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有诸多不足之处,中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把不足之处一一克服。
天瑞硅业是REC和天宏的合资公司,因此其颗粒硅技术来源于REC。(REC是Elkem的子公司,而Elkem于2011年被中国的蓝星集团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因此挪威的REC是国有控股企业。)
若颗粒硅技术在与改良西门子法技术的竞争中获胜,对采用改良西门子技术的多晶硅企业来说影响不会特别大。据专业人士透漏,只要对改良西门子产线做些改动就可以实现:1、保持冷氢化不变;2、将十几个精馏塔留下三个作岐化反应精馏生产硅烷;3、将颗粒硅反应器与烷气对接。
二、颗粒硅+CCZ技术
颗粒硅技术目前来看还是比较靠谱的,目前中环、协鑫已经在开始批量使用颗粒硅,其中中环每月使用的颗粒硅量在800吨左右,宇泽和内蒙古华耀光电也小量在用;隆基、晶科试用过几炉,反馈也还不错。
若是将颗粒硅应用到CCZ技术中,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硅片企业的王炸。由于颗粒硅中位粒径在2mm左右,若控制加料速度,加料时不让硅液面震荡,一边拉晶一边加料,连续不断的拉制单晶硅棒。此技术若获得突破,或将进一步降低单晶硅片的硅料成本和非硅成本。而CCZ技术很多企业一直都在秘密研发中,或许颗粒硅+CCZ技术,有可能成为硅片企业的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