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
年报信息显示,在对研发的持续投入下,公司电池及组件技术始终保持着业界领先水平,主要体现在转换效率、功率、质量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目前公司量产的PER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20%。
组件技术研发持续投入,多年来在提高组件电性能、物理性能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半片、叠片、拼片等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创新快速提升组件功率,和原辅材供应商联合研发,快速导入新型玻璃、背板、焊带等辅助材料,从而提高组件功率,降低产品成本,提供高性价比、质量保证的组件。标准72片单晶PERC组件的主流功率可达530-550W。无论是电池的转换效率还是电池组件的功率,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未来二三年,公司的Percium+电池技术将继续得到优化,进一步提升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利用超大尺寸硅片,在现有的量产P-型Percium+电池及组件技术基础上,可使组件功率达到600W,进一步降低组件单瓦成本。N型高效电池中试线转换效率稳定在24%,通过工艺提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同时,研发中心在积极准备异质结高效电池的中试线,今年下半年陆续试产,实现未来更高功率组件的远景规划。
公司将更加积极地发挥研发实力,在不断提高电池和组件功率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同时开发满足高端用户需求定制高效美观的组件以及应用于BIPV的各类电池。
公告信息显示,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一方面,优化PERC+单晶电池技术工艺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对N型电池、钙钛矿等电池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技术储备不断完善,其中N型高效电池中试线转换效率近24%,将继续通过工艺提升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大规模量产条件。同时,公司将积极准备异质结高效电池的中试线,并计划今年下半年陆续试产,实现未来更高功率组件的远景规划。
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大尺寸、掺镓硅片和电池、高功率组件等新产品量产应用,通过工艺改进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再一方面,与上游重要原材料供应商进行技术合作、协同创新,推动新材料在高功率产品上的快速导入和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新品成本。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降本增效,持续不断降低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