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至24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发展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视。
从水利部获悉,2013年中央和省级各类农村水利初步统计投入超过2000亿元,不少省份各级投入过百亿元。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发展、农田水利事业的关注及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力度逐年提高,极大推动和加快了我国农田水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农业水利发展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本身的限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和农业亩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和1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和50%;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的60%-80%主要集中在汛期,很多区域时常发生严重旱情。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占46%,耕地占60%,地区生产总值占4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人多水少,农业旱灾频发多发、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区域土地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二是由于灌溉电网架设不便,导致农田灌溉在电力方面配套不足,农业抗旱救灾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三是能源短缺或经济性能差,有相当大的区域因为灌溉能源动力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水利建设发展。面对农业水利发展滞后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光伏水利产业有效止渴农业灌溉。
光伏水利充分利用了高科技的光伏提水技术,将光伏产业融合到水利建设和农业建设的中,达到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电力的目的,将有效助力我国农田水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光伏水利合理应用这些来自太阳的持久能源,以此为动力,结合太阳能光伏扬水系统驱动各类水利灌溉设备,并配套各节水灌溉技术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切实解决农业水利、农田灌溉所需的能源动力问题。
光伏水利通过光伏产业与农业水利相结合,将传统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光伏发电项目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更实现阳光、土地资源的立体高效利用,达到了农业灌溉和光伏发电的双向收益。在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农业缺水产生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