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的沼气池用猪粪做原料,家里干干净净,没有臭味,每个月还节省买蜂窝煤的钱80多元。沼气池里的沼渣是上等的农家肥,还省了一大笔肥料钱。自打俺家用上沼气,别提多方便了,真好!”说起使用沼气的好处,梁园区观堂乡王大庄村民李藏辉深有体会。如今,沼气、太阳能、电动车已成为该乡农民喜爱的“低碳三宝”。据了解,该乡为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实行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建沼气、安装太阳能、使用电动车等绿色环保产品。
沼气池点亮新生活
“过去烧火做饭冒狼烟,鼻涕眼泪一起窜,现在做饭只需拧开关,炒菜熘馍样样管。”这就是观堂乡农民在使用沼气前后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观堂乡将生态富民工程与文明生态村建设相结合,把沼气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抓手大力推进,充分利用国债项目资金,发展农村新型能源,将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圈、改水融为一体,促进了农村卫生环境大改观。为了鼓励农民大力建设沼气,乡里克服财政困难,免费为建沼气池的农户提供细沙、石子、砖块、水泥等建池用材,对按标准建好沼气池的农户,乡政府免费提供多功能灶具一部,激发广大群众兴建沼气池的热情。乡政府将王胡村作为沼气建设示范村,对该村沼气建设施工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产气率达100%。“自从用上沼气后俺才知道,沼气池是用不完的肥料库,用沼渣沼液给农作物施肥防病虫害,种出来的农产品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很受城里人欢迎,还能卖上高价钱哩。”黄店村菜农李小宝高兴地说。
如今,“不见炊烟起,只闻饭菜香”是该乡农村使用沼气后的真实写照。目前,全乡76个自然村已建有沼气池1000多个。该乡农民烧水、做饭再也不用烟熏火燎,既环保又省事又省钱,利用沼气不仅可以煮饭、烧菜、照明,而且沼液、沼渣也是宝,施用于农作物,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从而节省化肥、农药开支。该乡通过“一池三改”沼气项目,还推动了“猪-沼-果”、“猪-沼-菜”等形式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产业富民。沼气建设不仅点亮了观堂农民新生活,还为全乡的新农村建设扎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瓶车成“新宠”
近年来,随着汽油价格的上涨和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电动车正在变为观堂乡农民群众交通工具的“新宠”。阮庄村民刘新增说:“过去出门办事总是骑摩托车,随着油价上升每月用于加油的开销就得200多元,再加上摩托车的修理维护等费用,一年下来一辆摩托车就得有近3000元的开支。今年俺花了2000多元买了辆电动车,不仅方便了出行,每年还能省下1000多元的费用。”
电动车以便捷、环保的特性深受群众喜爱,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幸福车”。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节能环保,不排放尾气,且速度不快,下车上车方便自如,便于居民代步,骑电动车成了该乡农民的一种新时尚。“如今,电动车在农村可受宠啦!一方面电动车不烧汽油,费用较低,另一方面,电动车轻巧、价廉的优势比较突出,使得电动车日益受到城乡群众的喜爱。现在,俺平均一天能卖出三五辆电动车。”该乡电动车经销商马玉凤高兴地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乡25个行政村已购置各种电动车6000多辆,眼下,每逢节假日,该乡一辆辆节能环保的电动车穿梭在乡村公路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太阳能让农民洗上热水澡
“不烧煤、不用电就能用上热水,太阳能这个东西真好!自从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后,洗澡、洗衣服、洗菜,方便多啦!既经济又‘低碳’。”2月18日,赵庄村农民张炎说起太阳能的好处时一脸的自豪。据了解,如今在该乡像张炎家这样用上太阳能的农户已达900多家。眼下,安装太阳能已成为观堂乡农民追求的新时尚。
农民不出门就能洗上热水澡,不但享受到新能源带来的便利,而且还节资省力。该乡刘庄村农民唐红说:“现在,家里生活宽裕了,花二三千块钱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并不是一项很大的开资,既经济又方便还能享受‘低碳生活’,真是一举多得。”进家随时有热水,节能省时又方便,这已成了该乡农村最流行的时髦话。太阳能热水器不用电、不用煤,不但节能、环保,而且卫生、安全无污染,四季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