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745件专利引爆跨国博弈,光伏"商战"硝烟弥漫

光伏技术路线的交锋进一步升级。以晶科能源(688223.SH)为代表的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阵营正与以隆基绿能(601012.SH)为代表的BC(背接触)阵营在法庭上对峙。

2025年的1月,晶科能源控股子公司上饶新源越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越动”)在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同处第一梯队的隆基绿能,要求隆基绿能立即停止侵害相关发明专利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同月,新源越动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目标对象依然为隆基绿能。

2月,晶科能源在澳大利亚起诉隆基绿能专利侵权后,又在欧洲对隆基绿能发起诉讼。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晶科能源在全球多地连续四告隆基绿能,这样的速度在光伏行业内相对罕见。

隆基绿能亦拿起反击的武器,在山东济南和美国起诉晶科能源侵权。两大龙头互诉,案由主要涉及TOPCon电池技术及组件设计与制造等技术。

TOPCon是当下大多数光伏企业选择的技术,效率高于上一代主流技术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接触),但却没有拉开足以形成壁垒的差距,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存量博弈。而BC同样是领先于PERC的技术,效率虽然优秀但却受困于成本、技术门槛、工艺流程等一系列问题,距离成为主流技术仍需时日。

只不过,光伏行业的竞争尤为残酷。“后来者”BC暂时没有过多同质化的竞争对手,其优势也被越来越多客户所认可,逐步侵蚀TOPCon的市场份额。

伴随着光伏产业格局重构,光伏行业的技术代际争夺越加白热化,大批量的企业用真金白银押注两大技术路线,无论是BC还是TOPCon都需要用更强的话语权来夺得主流技术的“宝座”。

专利诉讼战的背后,本质是企业间的商业战争,只不过行业内蔓延的专利诉讼战,会有赢家吗?

两种技术,不同命运

自从PERC不再占据主流后,光伏企业都试图通过推进某一种技术成为主流来确立强大的竞争优势。

原因很简单,这条路径已被验证过可行性。老牌光伏企业隆基绿能曾通过单晶技术确立壁垒级别的技术优势,从而维持多年的龙头地位,商业收益更是巨大。

当PERC开始退场,商业化难度较低的TOPCon技术快速普及。

最早举起TOPCon阵营大旗的晶科能源,无疑吃到了技术红利。2019年,晶科能源开始建设N型TOPCon电池片量产线,是行业内最早布局N型TOPCon电池片及组件产品的企业。

时代财经回顾晶科能源在TOPCon技术上的投产进度发现,2022年时晶科能源已建立多个8GW规模以上的TOPCon电池工厂,是业内首个实现TOPCon技术产品大规模量产的企业。

晶科能源董事长兼CEO李仙德在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情况说明公告中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单晶硅片、高效电池和组件的产能达到120GW、95GW和130GW。

然而,TOPCon的问题在于门槛较低,几乎业内知名的企业都布局了这一技术。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通威股份(600438.SH)、钧达股份(002865.SZ)、正泰新能、阿特斯(688472.SH)、一道新能等知名光伏企业均已加入TOPCon阵营。

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TOPCon的专利较为分散,这意味着技术壁垒几乎没有。对于企业来说,只能不断扩张规模来保持领先优势。同质化会严重影响技术的生命周期,而TOPCon作为PERC的延续,效率虽然有所提升但短期已出现过剩的苗头。

根据分析。”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说,“正常而言,民事诉讼经过一审、二审就结束了,但是知识产权案件可能面临对方对权利基础的质疑,进而产生专利是否有效的行政诉讼。在司法实践中,需要结合双方的诉讼策略,来分析案件所持续的具体时间。”

专利战的背后是商战?

而在从业者看来,专利诉讼的核心在于争夺市场话语权,这影响着企业的商业获利。

“专利战也是一种博弈。”金辰股份CEO祁海珅向时代财经表示,“晶科能源几乎是TOPCon技术的最大受益者。TOPCon与BC对峙的本质是技术路线之争。从以前的产能之争到产品之争,这个产品就是技术路线、生态圈的阵营之争。”

泓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告诉时代财经,“专利战主要集中在TOPCon电池技术及组件设计与制造等核心技术。一般专利侵权案件从起诉到终裁(含二审)大约需要12~18个月,复杂案件可能耗时2~3年甚至更久,因此专利战对行业、应用端影响不大。”

他认为,光伏龙头专利之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夺技术定义权与市场话语权,通过专利诉讼,一些光伏企业试图通过强化专利保护来加速行业出清,特别是在重视专利的海外市场,以杜绝过度内卷的情况‌。“但是这轮专利战,不仅难以达到削弱竞争对手的目的,也无助于TOPCon和BC之争。参照历史案例,本轮专利战最终走向和解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一位从业者告诉时代财经,白热化的专利战对实际业务有影响,尤其是涉及到海外市场业务时。“有些大公司投资电站、国际性投资、资金方等都在意专利保护,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会更在乎专利保护,这让新订单多少受到些影响。但如果是组件端的话则涉及不到专利的问题。只是专利纠纷的潜在影响力是比较大的。”

专利战之下,没有赢家。

光伏行业一线梯队的四家厂商“晶晶天隆”,无一例外均陷入亏损局面。思考如何走出下行周期,才是光伏企业的唯一选择。

相关公告显示,2024年晶科能源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0.12亿元,同比减少114.66%;晶澳科技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1.60亿元至48.60亿元;天合光能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51.99亿元,同比减少190.35%;隆基绿能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亿元至89亿元。

有从业者指出,TOPCon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因此在供需错配的阶段下,面临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挑战。相关TOPCon厂家意在通过专利武器争夺销售份额,巩固市场地位。而BC由于技术差异化程度较高,且相关企业已具备深厚的专利护城河,目前销量和渗透率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但不同技术路线各有优劣,且发展阶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上述从业者补充道。

最新相关

广东一9年光伏组件企业破产!

近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的一则民事裁定书。裁定书表明,2024年9月6日,顺德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广东晶天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晶天电力")破产清算...

又一光伏项目废止!

近日,山西通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通宝万荣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清算注销》的公告。公告表示,2023年通宝万荣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新建晋能控股万荣县150MW多种复合型光伏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