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华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区域,涵盖了重工业、制造业等行业领域,整体用电需求旺盛,在持续推进“双碳”目标的征程中,能源结构转型让光伏成为新能源替代的重要路径。在绿色能源浪潮的席卷下,“光伏+”应用的外延日趋广泛,面对屋顶承重受限以及特殊应用场景,一道新能轻质组件直击痛点,为天津、山东、安徽等地的光伏项目焕新活力,成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
轻量可靠双保险
破局屋顶承重限制
天津,渤海之畔的亮眼之星,每一块青砖、每一片黛瓦,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城市文脉。市井民谣、相声贯口,让这座城市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作为兼具深厚历史底蕴与现代工业实力的北方重镇,天津拥有着星罗棋布的工业园区。在天津某工业园区使用了彩钢瓦屋顶,考虑到彩钢瓦屋顶承重能力有限,传统光伏组件的安装会面临加固屋顶的高昂成本与施工复杂的难题。在不增加额外费用进行加固屋顶施工的前提下,选用轻薄有为的轻质组件可轻松应对屋顶承重的严苛标准和要求。
一道新能轻质组件直击屋顶承重痛点,以材料革命为突破口,通过材料创新实现产品重量直降70%,发挥“轻”与“稳”的双重优势,同时产品具备高可靠性能,在夏季高温高湿、冬季极端严寒气候中依然能保持高稳定性能,轻松应对各类环境挑战,为屋顶结构安全加上“双保险”。据测算,该项目并网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约435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50吨,让工业园区“沉睡”的屋顶变身为“空中”绿色发电站,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为物流行业绿色转型铺设出轻盈却坚实的低碳之路。
灵活适配多场景
助力绿色低碳交通
济南,这座坐落于齐鲁大地的历史名城,泉水灵动的音符在城市脉络中跳跃流淌。山东作为我国的交通大省,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服务区能耗巨大。一道新能携手山东高速,在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成功打造国内首个“零碳服务区”。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一道新能充分考量服务区、停车区及边坡等不同区域复杂地形,发挥轻质组件优势,实现多角度、复杂场景的灵活设计和安装。
一道新能轻质组件前板采用耐紫外、低眩光的特殊涂层设计,提升视觉舒适度的同时减少光污染,阳光照射时不再产生刺眼感觉,即便在交通枢纽周边,也能让视觉体验更柔和,同时还具备卓越的抗紫外线性能。后板采用专利瓦楞铝箔复合技术,高强度支撑户外“0”形变,实现“0”水渗透与高效散热,兼具阻燃性能,可灵活适配多场景应用。项目并网后预计年发电小时数可达约1187小时,较可研有效发电小时数提升10%,其中边坡安装的轻质组件贡献显著,光伏系统日均发电量约1万度,满足服务区日均用电量之余,搭配的储能系统可实现夜间用电自给,绿色电力自洽率100%,为山东绿色交通发展树立标杆,引领全国高速服务区向零碳转型。
安装便捷易维护
传统工业焕发绿意
马鞍山是大地馈赠的山水宠儿,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勾勒出如诗如画的轮廓。因钢设市、因钢兴市,马鞍山宛如一颗闪耀的工业明珠,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梦想与荣耀。安徽长江钢铁年产钢铁约500万吨,在传承与创新中铸就钢铁脊梁,以科技赋能开启钢铁新征程,绘就钢铁与生态融合新画卷。一道新能携手安徽长江钢铁打造的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助力企业绿色蝶变。
长江钢铁厂区内的彩钢瓦屋顶承重受限,一道新能轻质组件凭借轻量化核心优势入驻,在产品减重的同时兼具美观及易安装特性,无需增加支撑梁,安装方式便捷,直接粘贴效率可提升40%,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让企业能快速享受到绿电红利。产品支持全生命周期可拆卸维护,具有优异的材料质保和功率质保。项目并网后年发电量约85万度,有效提升了企业绿电使用占比,将钢铁生产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以绿色化、智能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昔日钢铁重工业厂区在光伏组件的映衬下,焕发出绿色生机,展现了工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从北方工业城市天津,到交通枢纽大省山东,再到加速工业转型的安徽,一道新能轻质组件因地制宜,在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下精准发力,以创新技术突破传统光伏应用瓶颈,让清洁能源融入工业生产、交通网络、制造业转型等全链条,成为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轻量抓手,在减少碳排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为城市绿色发展铺就低碳之道,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绿色能源革命不断向前迈进,真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