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作为浙能集团在建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工程——浙能阿克苏37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点亮了“绿色能源之光”,为阿克苏地区的清洁能源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的同时,以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树立了沙戈荒光伏开发的新典范。
回顾项目推进历程,从设计试桩到首批组件到货安装,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中来股份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能集团等多方参建领导单位紧密协作。在沙戈荒地区物流运输难度大,并且干旱高温、风沙侵蚀等恶劣天气频发,中来股份凭借卓越的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专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全方位确保组件按时、保质交付,为项目按期并网提供了坚实保障。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共同见证了这一沙漠光伏工程的高质量落地。
2024年9月初项目顺利启动
2024年9月27日首批组件顺利到货
作为核心组件供应商,中来股份提供的n型TOPCon双面单玻组件凭借结构与材料多重创新设计,能有效应对沙戈荒环境的挑战,为极端气候地区光伏电站的长期高效运行提供了示范性解决方案,全程护航项目建设与并网运行。
单玻优势显著,提升发电效益
该项目采用的中来n型TOPCon双面单玻组件,正面使用特殊热处理工艺的全钢化玻璃,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性和机械载荷强度,通过了正面6600Pa,背面3200Pa的静载测试及正背面1000Pa,10000次的动载测试,以及45mm超大冰雹冲击的加严测试。具备超强的抗暴雪和抗冰雹能力,无惧沙戈荒各类极端气候。
背面采用中来自研的透明网格背板,不仅具有99.97%的超强紫外线阻隔能力,兼备93%的透光率,还因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呼吸性“,能有效快速的排出组件内部产生的醋酸和热量,使得组件具有出色的散热性能和更低的工作温度,进而能够降低由于温度引起的功率和发电损耗,在极端高温的沙漠地带,能够有效保证组件全生命周期的稳定、高效运行。
破解沙尘难题,降低运维成本
阿克苏地区风沙频繁,沙尘易附着在光伏组件表面及进入内部。为此,中来组件的两大核心技术协同作用,保障组件在沙尘环境下发电效率持久稳定,显著降低清洁维护频次与综合运维成本。
1/高密闭性封装结构:优化边缘密封工艺,有效阻隔沙尘侵入组件内部,防止电池片和电路系统因沙尘磨蚀造成损伤或电气故障;
2/自清洁涂层:组件表面采用特制疏尘涂层,大幅降低沙尘附着力,大幅减少积尘导致的透光率损失,配合风雨即可实现自清洁,减少人工清洗频次。
项目并网后,每年将提供大量清洁电力,显著提升阿克苏地区清洁能源占比,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同时,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有效减少土地沙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做到“板上发电、板下护沙”的生态平衡,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浙能阿克苏37万千瓦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既是我国荒漠光伏开发技术成熟的体现,也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成果。该项目不仅为新疆地区新能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全球类似气候条件下的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中来股份将继续以技术迭代与品质保障,助力更多清洁能源项目落地,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持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