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12日出台关于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将从加快推动新能源多维度一体化开发、推动新能源与多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
在新能源开发方面,针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意见》强调,要优化电源结构,合理控制配套煤电规模,大力发展光热发电、熔盐储热等调节性电源,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打造100%新能源基地。针对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水电快速调节能力和外送通道,带动周边风光大规模高质量开发。



《意见》提出,要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多领域开发。新能源要与交通、建筑、农村等用能场景深度绑定,提升就地消纳比例,缓解大电网压力,有效实现“电从身边来”。

在新能源与多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意见》鼓励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建设绿色低碳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并利用当地的绿电为制造过程供能,形成“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装备”的闭环。同时,要打造零碳园区。


此外,还要加大新能源的非电利用,在风光资源富集地区,规模化发展绿色氢氨醇产业,促进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利用。
内蒙古阿拉善:世界最大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成功开伞
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1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成功实现空中收伞。
在全球最大高空捕风伞实验测试现场,随着氦气球慢慢升空,牵引着展开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捕风伞缓缓打开,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项目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这个看上去像大风筝的捕风伞,能够在300米以上高空捕获风能,再通过这条牵引缆绳拉动地面的发动机转动发电。此次试验分别实现了5000平方米和双1200平方米做功伞开收伞试验。

高空风能作为尚未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无人区”,具有风速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大等优势,蕴藏着巨大潜力。目前主要有陆基和空基两种技术路线。空基高空风力发电,是把轻型风力发电机搭载在轻量级飞行器上飞行,空中发电。此次试验的是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是利用在空中展开的做功伞捕获风能牵引地面发电系统做功发电。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高级技术专家霍少磊称:“超大型做功伞成功展开,证实了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技术路线具备实现大容量、大功率的可行性。后续,我们还将进一步进行多伞放飞试验测试,计划明年年底进入发电试验阶段。”
新闻链接:超级风筝如何发电?
那么,这个超级风筝是如何发电的呢?通过一个动画短片了解一下。
不同于“塔筒+机舱+叶片”的“旋转风车”,伞梯式陆基高空风能发电系统是由“空中组件+牵引缆绳+地面组件”组成的“超级风筝”,其核心原理是用缆绳依次串联起能够自主停留空中的多个做功伞,借着气流产生巨大拉力,拽着缆绳来回牵引地面发电机,轻松把高空风能变成源源不断的电能。其中最大的“空中捕风伞”展开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能盖住12个标准篮球场,捕风高度最高可到5000米乃至10000米,相当于数十架风机一起“叠叠乐”。相比传统的陆上风电,高空风电可节约95%的土地,减少90%的用钢量,降低30%的度电成本。仅10兆瓦的高空风能系统每年就能发电2000万度,可供一万个家庭一年使用。
我国光伏行业自律取得成效
针对我国光伏行业存在的供需失衡、“内卷式”竞争等问题,近一年多来,行业内企业携手并进,主动推动自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12日表示,我国光伏行业自律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了解到,光伏行业在构建市场公平竞争格局、化解行业风险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光伏产品价格逐渐趋于稳定。从招投标价格来看,2024年11月至2025年10月,共跟踪招标项目144个,中标的组件均价整体稳中略有提升。从现货价格看,2024年11月到2025年10月期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品均价略有上涨。从期货价格看,多晶硅期货均价也上涨了近20%,多晶硅价格低于成本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光伏行业凝心聚力、协同共进,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