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新一轮光伏产能过剩会否出现?

2012年,处于寒冬季的光伏产业没有传出过好消息。但随着今年国内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内销和新兴市场的崛起,欧盟“双反”危机的协商解决,2013年,堪称光伏产业的春天。

然而,一直被认为产能过剩的光伏业,在市场需求回暖后,是将消化掉多余的产能,还是又将导致新一轮产能过剩?政府应该如何引导?

欧盟“双反”调查峰回路转

2010年前,光伏行业是令外界艳羡的暴利行业。东莞朗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负责人陈义青还记得,那时,根本用不着找客户,“都是企业来找我们”。随后,众多企业涌入这块市场,行业产能迅速扩张,最终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2010年初以来,价格战不断挤压行业利润率。陈义青说,在经过几年的狂飙突进后,整个光伏行业都陷入低谷,生意难做了。

屋漏偏遭连夜雨。几乎与此同时,美欧国家对我国的光伏产品频繁发起了贸易战。例如,从2011年12月开始持续了1年左右的美国“双反”。根据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面对这一不利形势,东莞光伏企业普遍采取通过在第三方国家生产产品,再向美国输出的方法,从而绕开关税壁垒。例如,东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从台湾购买电池片,拿回国内装配组件,这样出口的组件就可以不在“双反”的规定行列。

采用这种规避方法,使得美国意在提高市场光伏产品价格的“双反”在执行中效果大打折扣,南玻等企业在美国销售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价格依然维持低位。

今年,欧盟也效仿美国对中国光伏业实施了“双反”调查。此次“双反”调查被业界认为“结果肯定会比美国更严厉”。因为,吸取了美国“双反”的不利教训,欧盟将把在第三方国家生产产品也列入“双反”规定行列,企业丧失了规避机会。

这本是晶硅光伏的一次重大危机,但由于国家层面强有力的斡旋,中欧贸易史上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于8月初迎来峰回路转。中国光伏产业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安排。中国光伏出口欧盟的市场份额得到了部分保全。

曾经有80%的电池组件出口欧洲的南玻,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新兴市场的开拓,目前销往欧洲的产品已缩减到30%。此前,南玻已经向商务部申请加入价格联盟,一旦进入联盟,可避免付出高额反倾销税。但如果加入不了,也将以调整产品结构为对策,继续进军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内销市场促使需求回暖

欧美市场的波诡云谲,使得东莞光伏企业不得不多条腿走路。

南玻相关负责人表示,欧盟的“双反”达成了价格承诺和配额,欧盟市场份额的减少是不争的事实。在失去价格竞争优势且限制出货量的情况下,新兴市场以及国内市场的跟进将是关键。

早在去年,陈义青就发现,一些下游的光伏组件企业,在欧美市场萎缩之际,开始将目光瞄向东南亚、南非等新兴市场,这也令中上游企业订单有了起色。

然而,真正让光伏市场需求回暖的是国内政策环境的完善,这刺激了光伏内销市场启动。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十二五”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上调至21GW;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对6MW以下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提供免费并网服务;国务院也在去年年底出台了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5项措施。

以朗首光伏为例,相较于去年年底,今年3月份的订单就增加了30%以上。也是去年年底,东莞旭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向欧美市场发出了最后一批出口订单,目前,内销比例已经占到80%以上。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光伏产品对亚洲出口额为14.9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84%,同比增长91.88%,是中国光伏出口第一大市场。

而中国光伏产品对欧洲出口额为12.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过去的70%左右降至36.35%,其中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下降近30%;对北美出口额为0.44亿美元,同比增速下降近6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光伏出口非洲市场同比增长214.1%,是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光伏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亚洲取代传统欧美市场成中国光伏出口最大市场,同时非洲市场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

政府扶持不等同于金钱帮助

日前,《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2013年至2015年,中国将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

历经“双反”波折的晶体硅光伏产业市场迎来了甘露;既没有背负过“双反”包袱,又备受东莞官方钟爱的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其回暖趋势则更为顺理成章。

投资130亿元,在东莞打造全世界最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的宏威数码,不日即将投产。目前,宏威正在大力开拓巨大的国内市场。

在一连串政策利好的驱使下,在东莞众多晶体硅以及薄膜光伏企业里,普遍存在这样的情景:原先因“光伏危机”闲置的生产线已经全部运作。企业均表示,今年要把握机遇,提升产能,把市场重心转向国内市场。

过去几年,不仅是东莞,各地方光伏业的发展均是蜂拥而上、“两头在外”导致产业过剩矛盾。今年,中国最大光伏企业无锡尚德更是走向破产,为光伏企业敲响警钟。

政策利好下带来的又一次光伏春天,是可以大大消化过剩产能,还是又将引发新一轮产能过剩?

对此,赛迪顾问、东莞战略新兴产业光伏领域研究员朱薇桦说,光伏行业所说的产能过剩大多指的是电池组件,而这并不是东莞的强项,目前晶体硅电池组件主要生产商是南玻,薄膜电池组件主要生产商为宏威数码,但是因为后者还未投产,暂时还不能说是否产能过剩。

东莞光伏产品所面对的竞争来自全球各地。朱薇桦说,以光伏产业发展最为密集的江浙地区来说,内需再怎么扩张,也不可能把剩余的产能消化掉。

她说,政府的扶持不一定是金钱帮助,更应该发挥引导、协调工作,例如,引进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等。

“虽然目前的国家政策还不具体,但是不久后,光伏电站开发的大幕将徐徐开启。”她建议,东莞现在应关注应用端,或将抢占先机。

最新相关
锦西石化企地签约点燃"绿色引擎"

锦西石化企地签约点燃"绿色引擎"

5月6日,锦西石化公司与葫芦岛市政府签署绿色转型原料保障合作意向书,预计每年将通过市政府购买110万吨生物质原料和3万吨废旧塑料原料。标志着公司绿色转型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区域经济可持...

索绒光伏项目桩基浇筑突破十万大关

索绒光伏项目桩基浇筑突破十万大关

5月5日,由水电十局公司承建的索绒光伏项目光伏场区Ⅲ标段项目桩基累计浇筑量突破10万根,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为后续支架与组件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位于甘孜州理塘县境内,场...

海明牧场光伏发电项目主变就位

海明牧场光伏发电项目主变就位

5月4日,海明牧场光伏发电项目迎来又一重要节点--升压站主变安装就位完成,标志着升压站电气设备安装进入攻坚阶段。项目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宝藏镇龙马村,站址总用地面积约109...

推进氢冷链,湖北氢动与中交冷链签约

推进氢冷链,湖北氢动与中交冷链签约

4月29日,国氢科技武汉绿动、氢动科技湖北氢动到访中交冷链(武汉)智慧产业园,同中交四航(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党建联建共建、开展冷链物流业务交流会。湖北氢动与中交冷链同步签订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