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300亿!锂电巨头新工厂落地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SDI 正在扩建现有的匈牙利第二工厂,并最终敲定了在匈牙利建造第三座电池工厂的投资计划。报道称,三星SDI 预计今年将斥资超6万亿韩元(约324亿人民币)用于整体设施扩建,其中超过1万亿韩元将用于建设第三工厂,计划为现代汽车等厂商在欧洲推出的电动汽车供应电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工信部: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总产值超1.4万亿元

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下称"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电池环节,1-12月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GWh、675GWh、185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43...

全国首个!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发布

近日,厦门海事局、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市自贸委联合印发《厦门港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安全运输指南》。这是全国首个针对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将有效防范和降低海上运输安全风险,为厦门口岸集装箱储能系统海运规范出口提供专业指导,提升企业产品海运出口能级,助力厦门经...

投资8亿元 金杨股份将在临空经济区建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

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无锡市金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者“金杨股份”)为进一步扩大产能布局,满足客户产能配套需求,提升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于2024年1月29日在无锡市与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金杨股份锂电池精密...

新能源行业2023年业绩分化:光伏预喜 锂电承压

过去一年,光伏、锂电两大新能源赛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下相似的轨迹--长期行业前景广阔,短期结构性产能过剩。然而,在机遇与挑战之下,这两大行业的上市公司却以不同的应对策略交出不一样的2023年"成绩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5日晚,已有15家光伏产业链公司、10家锂电产业链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受...

100台!航天锂电与东风商用车合作首批换电重卡交付

1月22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和酷哇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首批100台新能源换电重卡车辆顺利交付。此次车辆交付仪式以首批100台换电重卡(TE85 车型)订单为依托,各方围绕新能源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市场发展壮大,携手构建零碳新模式。此次交付的新能源换电重卡,...

新中港拟斥约3.93亿元投建锂电化学储能电站 拓展新能源领域业务

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装备基础,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浙江新中港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投资建设的储能电站为嵊州市开发区储能示范项目,规划容量为100MW/220MWh(交流并网点处),项目投资总额约3.93亿元,项...

新型锂电池采用有机材料替代稀有金属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电池材料,以一种更可持续的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新的锂离子电池阴极基于有机材料,而不是基于钴或镍。相关研究论文1月18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ACS中央科学》杂志上。大多数电动汽车都是由锂离子电池供电的,其阴极含有钴。钴是一种提供高稳定性和能量密度的金属...

增长29.9%、首次突破万亿大关!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出口新动能

2024年1月12日,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他指出,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我们的"新三样","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称,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了2.9%,...

东驰能源与运达股份签约!布局固态锂电池

1月12日,吉林省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签署固态锂电池关键技术部研究及应用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未来,双方将就储能系统各环节设备及零部件产品供应、技术交流、项目开发等事宜,实现优化用电结构、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目标。东驰能源专注于聚合物全...

青海助力打造千亿光伏和千亿锂电产业集群

1月3日,来自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消息,截至目前,全球独角兽500强企业高景太阳能、丽豪半导体,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企业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时代新能源,全球领先的电池生产商弗迪电池等企业均在南川工业园区设立分公司,为推动西宁打造千亿光伏和千亿锂电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重...

我国首个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投运

日前,南方电网佛山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以下简称“宝塘储能站”)投入运行,装机规模为300兆瓦/600兆瓦时。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也是我国一次性建成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直接提高广东在运新型储能总量约20%。电站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多条锂电池储能技术路线的“...

印尼与中国香港合作加强锂电池供应

12月28日,PT Aneka Tambang Tb(Antam)公司与中国香港CBL Limited公司合作签署了电动汽车电池项目协议。此合作旨在加强锂电池生态系统的供应链。海事与投资统筹部长鲁胡特·宾沙尔(Luhut Binsar Pandjaitan)表示,这项合作是全球首创,涵盖了从镍矿到电池和电池包的各个阶段,以及回收利用。考虑到全球竞...

印度已启动8GW储能招标未来抽水蓄能装机或将超过锂电储能

一份由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和JMK Research发布的新报告指出,储能系统将在本十年成为印度最受投资青睐的清洁能源资产类别,但最大规模的部署可能会出现在抽水蓄能,而不是锂离子电池。(本文来源: 微信公众号 EnergyKnowledge ID: EnergyKnowledge)报告称,储能系统将成为印度电力市场在2020...

开启锂电应用新时代!数据中心首个锂离子电池室设计标准正式发布

2023年12月15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正式发布《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室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主编,联合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23家单位共同编写,是数据中心行业首个锂离子电池室的设计标准,旨在推动锂电在数据中心行业的规范化和...

锂电新星抢滩港股

锂电新星终于在11月底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12月8日至13日,电池企业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浦兰钧")正式进行招股,这并非瑞浦兰钧首次谋求上市。2022年12月14日,瑞浦兰钧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因招股书失效落空。今年6月再度提交后,终于在11月底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背靠"镍王"起家...

日本厂商研发不含钴的新型锂电池

据《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报道,日本厂商正在集中发力,加速攻克纯电动汽车充电电池的稳定供应问题。近日,日本东芝公司开发出了不含稀有金属钴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使用特殊的正极材料,能够显著抑制导致电池膨胀的气体产生,从而提升电池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新电池5分钟可快速充电80%。锂离子电池由正极...

格创东智携手胡国荣教授团队推动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化升级

2023年末,锂电市场拐点未至,材料端持续承压。一方面,受到前两年大幅扩产的影响,行业进入严重结构性产能过剩阶段,高端产能、高质量产品成为锂电市场的“硬通货”。这对材料企业的制造加工能力、规模交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挑战。另一方面,降本仍是材料企业想要取得经营优势、供应链优势的必然...

青海国产大重量动力锂电池首次实现航空运输出口

记者11月30日从西宁海关获悉,由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制造的大于35KG大型动力锂电池包搭乘航班抵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实现了青海省国产大重量动力锂电池首次航空运输出口。这是中国目前空运重量最大、单件能量最高、电池监管要求最严的锂电池空运出口。图为"青字号"锂电池搭乘飞机实现出口。 青海弗迪...

锂电出海 挑战几何?

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国内动力电池生产商、外国驻华大使们共聚一堂,讨论锂电池出口的前景与挑战。今年1-10月,我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40%。作为外贸"新三样"之一,其出口表现亮眼,但高成本、文化差异、地缘政治因素仍是锂电企业出海所面临的挑战。我国锂电产业出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