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德州大学研究将未开发石油转变为清洁氢能源

据Gasworld网站2021年8月24日报道,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将未开发的石油转变为清洁氢能源的方法,这项工作已经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的认可。德州大学周一(8月23日)表示,它正在推动一项创新,将火烧油层和二氧化碳(CO2)储存结合起来,以引领可能导致相对廉价的氢的转变。这项工作得到了...

中国矿业大学朱春宇教授课题组在中温相变储热领域取得新进展

以金属作为固-液相变材料(PCMs)一直以来都是相变储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在相变过程中易发生泄露和腐蚀问题,金属相变材料的应用受到严重的限制。采用微胶囊封装技术制备相变微胶囊,可以解决金属融化后的泄露和腐蚀问题,对促进金属相变储热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金属相变材...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黄福志 把太阳能“印刷”成电能

"作为廉价清洁能源领域的翘楚,钙钛矿光伏技术的研究意义更加凸显。如果能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用电成本将大大降低,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成果论文,该研究首次提出钙钛矿原位两步法制备策略...

三峡大学绿色低碳综合能源项目启动

三峡大学综合能源示范校园建设项目启动。这是湖北省首个高校全场景绿色低碳综合能源项目。该项目由三峡大学、国网综合能源华中事业部、国网湖北综合能源公司、国网宜昌供电公司联合实施,将在智慧节水、智慧节电、智慧效能平台、能源托管及数字化四个领域,推进校园绿色出行系统、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微...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中国碳市场启动后碳价大约8美元/吨

自7月16日以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上线超过半个月。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上线运行以来(截至7月30日),累计成交额近3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交量超595万吨二氧化碳。7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收...

江苏科技大学分布式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完成交付

江苏铧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联手打造的天然气重整制氢型的分布式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已于近期完成交付。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耦合校园公共浴室燃气锅炉示范样板项目,是小型天然气重整制氢型的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在江苏省内首个...

苏州大学:水对胶体量子点光伏器件的影响

相对于体材料而言,胶体量子点拥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该特性为量子点表面化学工程调控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然而巨大的比表面积也为量子点带来了先天缺陷,比如,量子点表面对周围化学环境的敏感性极高。早有研究发现,硫化铅量子点在合成过程中易被原位羟基化,而表面羟基比例与光伏器件性能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智光储能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储能关键技术研究合作协议

2021年7月19日,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储能”)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电网中心隆重举行了《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与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电气”)副总裁、总工程师兼智光...

高效稳定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新进展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院士、常晶晶团队新进展

近年来,钙钛矿薄膜材料的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近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院士团队常晶晶教授课题组通过采用氟化分子(CF3-PEABr)界面钝化钙钛矿薄膜协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掺杂修饰PC61BM实现了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相关研究以"Synergistic Interface Layer Optimization and Surface ...

大连理工大学破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应用难题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简称PSCs)是当今光伏领域研究前沿,柔性PSCs由于重量轻、可弯曲折叠、表面结构适应性强等优点,能够与户外装备、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电子设备等结合,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由缺陷导致的电荷复合造成的严重能量损失,限制了柔性PSCs性能提升。同时,柔性PSCs在应力作用下的机械稳定...

嘉盛光电为重庆大学在2021“SDC”提供高效BIPV解决方案

6月24日,在重庆大学举行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简称"SDC")2021巡回路演重庆站活动开幕式上,由重庆大学、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联合打造的参赛作品"斜屋"重磅发布。国内领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方案提供商嘉盛光电,为"斜屋"提供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方案及设备,助力重庆大学联队征战SDC2021赛事。"...

隆基股份:与西安交通大学全面开启战略合作

6月23日,隆基股份与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交大-隆基零碳能源研究院",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融合西安交大的管理、能源、电力、储能、物理、材料等优势学科的科研与教育资源,联合开展面向"零碳"的能源科研项目,促进绿色能源成果转化,推动绿色能源与循环经济发展。

阳光水面光伏携手江苏海洋大学研发近海漂浮系统方案

6月3日,在SNEC展会上,阳光水面光伏与江苏海洋大学产学研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双方将在水面光伏关键技术咨询、风浪流耦合水池实验、定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研发近海、滩涂等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水面光伏系统解决方案。近海水域广阔,具有开发漂浮电站的巨大潜力,但也存在海浪冲击等恶劣工况,对...

江苏大学提出一种用于太阳能制氢的无机-生物复合系统

近日,江苏大学施伟东教授团队与生物质能源研究院雍阳春教授团队合作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题为"A Periplasmic Photosensitized Biohybrid System for Solar Hydrogen Production"(doi: 10.1002/aenm.202100256)的研究论文。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是一种理想氢能来源,如何理性设计催化体系从而...

东北师范大学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与张昕彤团队与日本东京大学合作,通过PbS量子点表面配体工程,构建n/p量子结型太阳能电池,获得了10.5%的光电转换效率。这是迄今为止量子结型PbS太阳能电池报道的最高效率。此次突破预示着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能够实现覆盖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宽谱带光电转换,且能够用更简单的...

长野县立大学宣布进行100%可再生能源化

长野县立大学表示,从今年4月开始校园内所使用的所有电力都将切换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据估计,经本次电力切换,长野县立大学每年可以减少目前4/3的二氧化碳排放。长野县里大学与中部电力公司签约,使用「信州绿色电力」,信州绿色电力的电源为当地的水力发电。目前以学校为首的大型设施,如果能够使用当地生...

云南大学开发以硅/有机异质结为基础的彩色太阳能电池

近日,云南大学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杨宇教授的硅基纳米光电材料团队与吕正红院士的有机光电器件团队联合攻关,以云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在Nano Energy (影响因子IF=16.6) 上发表了题为 "Colorful conducting polymers for vivid solar panels" 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发表后,得到国内外...

清华大学何继江:要实现碳中和,人均光伏装机需要五千瓦以上

近日,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博士表示,从资源禀赋来看,在2060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的光伏人均装机应当会高于德国,粗略估算可能会在人均5~10kW。据悉,何博士是在由云鹰运维发起的大数据智慧运维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发表了上述观点,当天何博士的分享主题为《碳中和需要多少光...

清华大学何继江:实现“碳中和”人均光伏装机需5千瓦以上

近日,光伏行业首个"大数据智慧运维研究中心"在河北保定揭牌成立。据介绍,该研究中心由国内专业的运维团队--云鹰运维联合零碳发展研究院等发起,旨在提升运维行业技术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运维行业标准体系,更好地服务碳中和目标。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在揭牌仪式上发表了...

西南大学郑绍辉教授团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理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低成本、易生产且具柔性的高性能有机太阳电池是中国早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吸收量持平的碳中和目标的最可靠工具之一,而其一大瓶颈在于有机光伏器件较低的光电转化效率(PCE)。近日,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郑绍辉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系列的高性能非富勒烯Y6衍生物分子,并基于可靠的密度泛函与含时密度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