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壹石通与中科大先研院共建实验室:加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化

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石通”或“公司”)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大先研院”)合作共建“中科大先研院-壹石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拟就该事项签署《中国科学...

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商业化产品发布

2月18日上午,潍柴发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商业化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苏万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舒歌群参加新品发布活动。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

捷佳伟创TOPCon先进MAD装备(复合气相氧化铝淀积炉)累计获20GW批量订单

近日,捷佳伟创全新MAD装备再获订单,目前该全新装备已累计获得近20GW的订单。MAD装备是基于捷佳伟创独创技术开发的复合气相氧化铝淀积炉,用于TOPCon PE-poly路线正面氧化铝的制备,具有优秀的量产表现和宽广的工艺研发空间,该设备将进一步提升TOPCon电池的竞争优势。在PERC电池时代,捷佳伟创独特的二合...

国内首个氧化铝行业生物质制气项目正式开工

6月30日,由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施工的国内首个生物制气供氧化铝焙烧工程开工仪式在现场举行,标志着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国家电投原平2×18105Nm3/h生物质制气PC工程由国电投山西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出资兴建,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施工,是国内首个生物制气供氧化铝焙烧项目,也是原平市今年首批开工的...

山东一建中标国内首个氧化铝行业生物质制气项目

5月30日,山东一建在新兴能源业务市场开发上再传捷报,中标国家电投原平2×18105Nm3/h生物质制气PC工程总承包项目。国家电投原平生物质制气项目为全国氧化铝行业首例采用生物质高速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技术的项目,将秸秆,树皮、锯末、木材边角料、稻壳、花 生壳等其他破碎好的生物质原料在高速循环...

上海高研院在金属氧化物/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中获进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以非晶硅和晶体硅(a-Si: H/c-Si)构建的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近年来不断取得进展。然而,SHJ电池中的a-Si: H薄膜会带来较严重的寄生光吸收,并且设备和工艺成本较高。采用宽带隙过渡金属氧化物(TMO)替代a-Si: H在减少寄生光吸收、提升光电流,以及降低...

意大利大学研究小组研发一种在85℃的热应力下仍能保持90%的初始效率的过氧化硅太阳能模块

导读: 意大利罗马Tor Vergata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制造出了一种总有效面积为42.8cm2、孔径面积为50平方厘米的过氧化物太阳能模块。该电池板由20%效率的过氧化物电池串联成14个系列,在85℃的热应力下经过800小时后,仍能保持90%的初始效率。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掺杂策略设计出了一种过氧化...

欧洲科学家希望开发配备超级电容器的混合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来自七个欧洲国家的11个合作伙伴共聚一堂,投身于HyFlow研究项目,共同开发一种可兼顾高性能和能源需求的混合氧化还原液流储能系统。为此,科学家们希望将高性能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相结合。到2023年,欧盟将为HyFlow项目拨款400万欧元。该项目由Landshut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负责...

剖析中来J-TOPCon2.0技术,隧穿氧化层和掺杂非晶硅沉积是关键突破!

10月15日,中来对外宣布其最新研发结果出炉,基于新一代隧穿氧化层和无绕镀原位掺杂非晶硅沉积的钝化接触技术制造的J-TOPCon 2.0电池,其量产平均效率可以实现24%以上,良率达到97%以上。中来股份董事长林建伟对J-TOPCon 2.0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非常有信心,他表示: “这次TOPCon技术的进步是我们多年梦...

基于钛氧化物纳米流体的光伏面板冷却技术

印度阿里加尔穆斯林大学(Aligarh Muslim University)和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原型光伏组件,它采用了基于氧化钛纳米流体的冷却技术。这个冷却系统由安装在面板后侧的组装式背面沟槽组成,熔化的氧化钛和水可以流过该沟槽。流体管路被布置在组件背...

英国正在研发用于兆瓦级太阳能储能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新合并的英属加拿大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业务首席商务官Matt Harper Invinity Energy Systems提及VS3-022电池组,该电池组用于电网规模的太阳能和储能项目的营销。总部位于伦敦的私人公司redT energy和跨大西洋的同行Avalon Battery Corp上个月宣布以5770万英镑的价格合并以成立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制造...

氧化钛可帮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达到16.8%的效率

日本金泽大学(Kanazawa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正在试验通过使用两种特殊的氧化钛--锐钛矿和板钛矿--来提升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人员声称,通过在锐钛矿层上施加一层由水溶性板钛矿纳米颗粒制成的板钛矿,已经使一个钙钛矿型电池达到了16.82%的转化效率。他们表示,这一方法可以提高电子从电池...

东芝宣布实现氧化亚铜太阳能电池透明化

据日本共同社1月21日报道,东芝公司21日宣布,首次成功实现氧化亚铜太阳能电池的透明化。设想将应用于可叠加在广泛普及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上以提高发电效率的产品。氧化亚铜是铜的氧化物,由于铜的采购价格便宜,据称可大幅降低成本。报道称,已确认置于上方的氧化亚铜太阳能电池可透光,使下方设置的晶硅太...

帝科推出DK92正银技术平台,率先兼容双面氧化铝镀膜工艺,引领PERC技术多元化发展

2017年10月18日,新晋行业领先的太阳能导电银浆供应商帝科电子材料(DKEM™)在2017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PVCEC 2017 Beijing)和2017台湾太阳光电论坛暨展览会(PV Taiwan 2017)期间宣布推出全新一代DK92正银技术平台,率先兼容包括双面氧化铝钝化在内的各类PERC背钝化镀膜技术与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

理化所氧化石墨烯促进高分散、多晶面的沸石晶体合成研究取得新进展

(a)高分散的Si-ZSM-5@GO晶体的SEM图;(b)单个Si-ZSM-5@GO晶体的SEM图;(c)Si-ZSM-5@GO沸石晶体的TEM图和原位电子衍射图,表明晶体沿c轴方向生长;(d)氩气吸脱附曲线和孔径分布图。氧化石墨烯(GO)是合成石墨烯材料的重要前驱体,其表面含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基团,例如羟基、环氧基、羧基等,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

超薄氧化铝保护层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

近日,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和ECN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添加几纳米的氧化铝薄层可防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免于受到湿度的影响,这一点仍然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应用的主要障碍。此项研究成果发布在《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中。令人意外的是,电池产能还提升了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

金属氧化物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突破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加热铁锈之类金属氧化物,可以提升特定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和能量储存效率。这一发现由《能源和环境科学》杂志刊载。与现有硅太阳能电池不同,这类太阳能电池是以金属氧化物代替硅,把光子转化为电子后,借助电子把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硅太阳能电池无法储存电...

世界最大级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启动,以60MWh容量应对可再生能源变动

北海道电力与住友电气工业12月25日宣布,在安平町南早来变电站建设的大型蓄电池系统完成,并开始了实证试验。该系统是住友电工制造的氧化还原液流蓄电池。额定输出功率为15MW,容量为60MWh,是投入使用的世界最大规模氧化还原液流蓄电池。实证事业示意图(出处: 北海道电力)两公司将在今后约3年的实证期间...

用原子层沉积方法制作氧化铝钝化膜的太阳能电池

王惠 赵爱爽 赵江雷 张珂 靳迎松 麻增智译(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河北省邢台市 055550)摘要: 原子沉积的Al2O3膜可以应用为背钝化电介质层,来制作PERC钝化发射极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存在负电荷Al2O3的低电阻率P型硅通过良好的背钝化,转换效率已经达到 20.6%。其中最优工艺是30nm的Al2O3薄膜上覆盖着200...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制备出具有中间吸收带特征的非晶氧化钛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广海课题组采用高能脉冲激光照射技术制备出具有中间吸收带特征的非晶氧化钛——中间带氧化钛。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5, 3, 11437-11443)上,并已申请发明专利。氧化钛被广泛应用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