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董明珠再“触”新能源车是情结是勇气还是为突破瓶颈

即将交付的银隆公司新能源客车。"我从来就没有失误过,我从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三个"我"字开头的并列短句,是家电巨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一句名言,并曾多次被业内引用。然而,董明珠力主投资的银隆新能源去年底却陷入与创始股东的资金纠纷,甚至斗上法庭。与董明珠紧密相连的新能源企业,再次陷入...

银隆“窟窿”还未完 格力与威马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23日,格力电器与威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智能制造、车家智能互联等智能化相关领域,以及整车制造相关、高端设备输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并共探渠道方面合作的可能。当日,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微博表示: "将牵手格力,共同探索出行与家居智能化场景的无限可能。"现场图片显示,格力电器董事长...

英国投资近1亿美元研究新一代电动汽车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投资8000万英镑(约合9970万美元)研究新一代电动汽车,并可能研发混合动力飞机。这笔资金有助于减少交通、建筑和能源等行业的碳排放量。这笔投资属于"未来移动出行产业大挑战"的范畴,挑战的目标包括: 到2040年摆脱英国铁路全部柴油车辆,实现零碳公路运输。英国研究与创新首席执行官...

电动重卡大作战

在市场趋势及政策推动下,电动重卡从市场探索期开始步入市场启动期,包括戴姆勒、特斯拉、比亚迪、北汽等国内外企业已在摩拳擦掌,配套企业也在跃跃欲试。最新消息,戴姆勒北美卡车公司(DTNA)已经制造出其首批eCascadia半挂卡车,并且这批卡车正在运往美国首批客户的手中。不过,这些卡车都是测试车辆,系列...

五问详解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拆分进程

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如今的车企都在推出新能源车。形成一定规模的,会将自己的新能源部门拆分,甚至独立上市。更进一步的,则会试图摆脱供应商的束缚,自己生产动力电池。比亚迪本身就是以新能源产品为主。相比其他新能源车企,比亚迪显然拥有更大的野心。其不仅要拆分整个动力电池业务,还准备在未来将其...

税收抵免政策大概率“到期不续” 美企恐慌性“囤购”光伏组件

受成本下降、更灵活的融资和采购模式、太阳能投资税收抵免(ITC)政策等因素影响,美国企业的太阳能发电量近年来呈直线飙升态势。业内认为,由于企业每次都在ITC到期前大量囤积电池组件以应对可能出现"到期不续"的结果,随着ITC今年底又将到期且"不续期"预期走强,美国企业或将掀起新一轮电池板抢购浪潮,届...

宁德时代:欧洲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计划2021年形成部分产能

近日,宁德时代在与投资者交流互动时透露,公司2018年锂电产品出口销售额不到10亿元。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订单情况,提前规划布局产能扩张计划并灵活调整,保障产品交付及供应。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布局,当前已经在德国、日本、美国设立了子公司,欧洲生产基地已经动土,计划2021年形成部分产能。宁...

从Q2业绩看三星SDI动力电池业务进展

尽管三星正在逐渐走出电池业务持续亏损的困境,但依然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韩国媒体报道,三星SDI周二发布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4-6月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9%至2.4万亿韩元(139.8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9%至1573亿韩元(9.2亿元)。其中净利润增长53%达1602亿韩元(9.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047亿韩元(6...

微软与First Solar 签署150MW光伏电站购电协议

本周二晚,微软公司宣布,与First Solar 正式签署150 MWac Sun Streams 2太阳能发电厂20年电力购买协议。虽然这并不是微软首次投资太阳能,但这一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家世界500强头部企业主动加码太阳能,投身清洁能源的决心。据悉,该项目2021年竣工,待这一项目完成时,微软太阳能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50...

LG化学拟投5000亿韩元建正极材料工厂

LG化学周四表示已同意投资5000亿韩元(29亿人民币)在韩国东南部龟尾市建立一家电池正极材料工厂。LG化学正在为实现其野心勃勃的锂电池销售目标而储备"粮草"。外媒报道称,LG化学周四表示已同意投资5000亿韩元(29亿人民币)在韩国东南部龟尾市建立一家电池正极材料工厂。新工厂计划于明年动工,将于2022年...

SEIA报告:美国企业太阳能发电量超过7,000MW

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的一份新报告充分说明了企业巨头在现在和未来都采用光伏能源的承诺水平。SEIA的Solar MeansBusiness 2018报告在35,000个项目中追踪了超过7,000MW的太阳能装机容量,而2017年报告中的装机容量为2,500MW和7,000个项目。科技巨头苹果公司现在是美国领先的企业太阳能采购商,拥有近400...

千亿资金狠砸 举全行业之力 欧洲推动力电池动真格了

对于欧洲人来说,警报已经拉响。尽管大众、戴姆勒、沃尔沃等多家欧洲汽车制造商均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全面电动化目标,但涉及到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的配套方面,在欧洲车企的老家,它们已经被亚洲电池厂商包围。前有三星SDI、LG化学,后有SKI、宁德时代,还有很多其他中国动力电池厂商都制定了进军欧洲市...

“退役”动力电池在锡获新生

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到了"退役"的年龄怎么处理?这既是一个环保问题,也是一个"掘金"的问题。昨天在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看到一个"拆解再利用"的场面: 从新能源汽车上卸下的动力电池包,被整齐地分解成电子零部件、钢铁塑料零部件、电池等几大类--一种规范垃圾分类的"即视感",却是动力电池"...

韩系动力电池“枕戈待旦”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韩系动力电池巨头已经"枕戈待旦"了。从动力电池产能加码、产业链布控到合作模式升级,韩系动力电池巨头的矛头已经指向了市场端。6月12日,吉利汽车(00175.HK)公告称,其间接拥有99%股权的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订立合资协议,双方同意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电动...

动力电池布局或成下一个风口

5月中旬,大众汽车集团对外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在欧洲共同建立电池工厂。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直言,这一决定,"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寻求电池供应商合作,到自建电池工厂,在新能源化的发展浪潮下,如何拥有稳定、优质的动力电池来源,成为海内外车企发力的新方向。电池制造商成"香饽...

欧洲动力电池“三国杀”

整个欧罗巴,硝烟弥漫。一场由来自中国、韩国和欧盟本土超15家企业参与的动力电池"群雄争霸"激战正酣。中国队"入场"就在昨日(5月15日),宁德时代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其获得了来自沃尔沃集团的亿元订单,为其即将推出的SPA2平台以及CMA平台供应全平台电池模组。这意味着,宁德时代的客户朋友圈里又增加了...

2018双积分公示:比亚迪/上汽位列前二,还有42%车企不达标!

4月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8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112家境内乘用车企累计生产乘用车2217.91万辆,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4.87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973.86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266.16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389.1万分。63家企业产生了燃料消耗量正积分97...

再见施正荣

施正荣"回来了"。他看上去非常洒脱,整个人神清气爽,心态应该很好。这是在去年无锡新能源大会的现场。有意思的是,当初刚回国创业时,上台讲话都磕磕巴巴的"施博士",如今再次站在聚光灯下,却开始了"脱口秀"。在这次长时间的演讲中,施正荣劝大家不用改行,这位光伏产业曾经的"拓荒者"很感慨: "不知不觉我...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 全球探路进行时

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浪潮席卷主流车企,但也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量动力电池报废后该如何处理?不少跨国车企都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大众集团。大众集团近日表示,计划在其德国萨尔茨吉特工厂启动电池回收试点项目,自2020年起,该厂每年将回收约1200吨废旧车用锂电池。■大众剑指97%回收率据悉...

没有其他人建造充电站 汽车制造商要亲自动手

3月2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经过多年的犹豫,汽车行业明白,它需要亲自动手为电动汽车建造充电网络。就在几年前,对于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问题,汽车制造商的回答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不是我的份内事。"如今,它们开始意识到,没有其他人会去打造规模上可刺激电动汽车销售的充电站网络,所以它们必须亲自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