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建设 2023年能源低碳产业多链条将受益
12月30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再度强调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事实上,临近岁末,国内电力市场出现多项变化,都意味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已进入深水区。11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
12月30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再度强调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事实上,临近岁末,国内电力市场出现多项变化,都意味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已进入深水区。11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
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最大的单一行业,大力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电力领域脱碳,是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本质是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逐步替代。"中国能源研究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
国内从事火电技术经济评估的专业人士,一般喜欢用度电成本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性。度电成本的基本概念为单位发电成本,即运营期内总成本除以总发电量。度电成本大体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本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修理费和财务费用等;可变成本包括燃料费、水费、材料费和脱硫剂...
签约的占到了整体县一半多一点,但实际执行的真正开始的并不多。自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正式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后,去年下半年,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各省铺开。央企、国企、民企、地方政府等各方全情投入,在这场大潮流中,央民企扮演什...
导语: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022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继续发挥高端智库作用,组织开展7项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并取得丰硕成果。本篇《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在归纳总结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技术进展的基础上,通过书面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方...
一边是政策端的利好和资本端的追捧,各地规划建设目标宏大、配套储能项目要求高;另一边却是部分地区储能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已建成的项目利用率偏低。《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调研了解到,随着我国新能源建设提速,加快储能等灵活性电源建设迫在眉睫。但受市场环境变化、行业标准缺失等因素影响,当前...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罗嘉进先生在第20届《财经》年会上表示,各国鼓励新能源发展已成为趋势 中国可以依靠自身的独特优势克服挑战。罗嘉进称,作为能源供应商要面对的共同难题之一,就是实现可靠及安全供电的同时,也要保障合理电价,并注意保护环境。成本高起是能源供应商面对的很棘手的问题,过去...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调整优化用能结构。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有序推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煤炭减量替代,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煤炭分质分...
近日,山东省印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并网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根据不同项目类型、市场化程度差异和行业发展需要,分类保障并网。文件指出,将储能容量配置比例作为风光项目并网的最优先条件,按照统一的排序规则依次保障并网;建立市场竞争规则,鼓励和引导项目开发企业主动自愿参与电力系...
杜祥琬强调,当前,一定要用好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同时,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立足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所谓"立"就是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核电,实现规模化和安全稳定供应;"破"则是逐步减退化石能源,而不是化石能源的退出。"能源安全是首要的,转型是做加法而非减法。不能新房子还...
在全球储能需求激增的刺激下,2022年前三季度美国新增储能装机规模接近7.0吉瓦,欧洲新增储能装机容量逼近6.0吉瓦,而同期中国新增储能装机规模更是放量增长超过7.0吉瓦,全球储能市场高景气度由此显著提升。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5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将增长56%,到2026年达到270吉瓦以上。能源转型的定海...
12月8日,吉林白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白山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出,以助力实现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宗旨,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中心,着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促进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环境全...
12月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 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构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能源体系要求,综合考虑郑州市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重点建设"三区",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保障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1.郑东新区绿色能源应用示范区。借助郑开一...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但新能源配储能存在利用率不高、成本难以消化、分散方式难发挥有效作用、配置的合理性及规模缺乏科学...
12月5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征求《浙江省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多次提及光伏,相关内容如下: 统筹考虑各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开发利用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分解下达年度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计划,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11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印发2022年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评估结果的通知》。通知指出经自治区能源局组织评估,纳入全区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电厂29家、机组63台、装机容量2329.5万千瓦,改造后新增调节能力514.1万千瓦,配建新能源514.1万千瓦。文件指出,要按...
11月19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支持的首届"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
2022年11月17日,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维科网光伏承办的"OFweek 2022分布式光伏发展大会"在深圳举行。本次会议特邀行业研究机构、组件制造商、EPC企业、分布式光伏服务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光伏精英人士齐聚鹏城,共话分布式光伏产业现状与...
11月8日,中电联在其2022年年会上发布了《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及政策研究》等7份行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我国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情况,并提出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价机制和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的政策建议。当前,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下,...
近日,贵州省能源局就"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进行意见征求。根据《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煤电"和"储能"成为新建新能源项目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从开发之初便要考虑与灵活性调节性资源"打捆绑定",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是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