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江西赣县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赣县区大埠乡召开,并在通风兼安全洞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全面开启地下厂房、上下水库等工程建设。这是集团公司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服务国家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程,也是践行国企责任担当、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

省国资委副主任张骅,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赣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吴青,江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曾昭和,华东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时雷鸣出席活动并致辞,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曙平,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魏浪,赣能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宋和斌分别发言,峰山抽蓄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立刚介绍工程建设情况,赣县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文彦,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建东,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勇等出席活动。江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若兰主持活动。

赣县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投资78.55亿元,为一等大(I)型工程,属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由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赣能股份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
张骅表示,赣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将提高我省电网削峰填谷、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能力,对保障我省能源电力安全、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以及推动赣南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推进过程中,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效解决了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等环境制约问题,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工程前期关键环节,推动项目成为省内同批次中最早启动的抽蓄工程。站在主体工程建设开工这一崭新起点,要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齐心协力把该项目打造成为重大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典范。要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精心谋划“十五五”工作任务,在强化能源安全保障上担当作为,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要以项目为载体赋能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深化企地合作,积极扛起省属国企担当,为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做出更大贡献。
吴青表示,该项目作为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是赣州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工程,承载着全市人民对绿色发展的殷切期盼,对保障赣州乃至江西能源电力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江投集团和各参建单位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抢时间、赶进度、抓质量,保障项目如期高质量竣工。
曾昭和指出,赣能股份、赣县抽蓄和各参建单位要始终把安全和质量作为“生命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以“国优工程”为标准,全力打造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标杆和抽蓄项目数字化管理标杆,打造央企、省属国企共同投资抽蓄示范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示范,高标准、高水平建成全国一流的抽水蓄能电站。要着力打造大型工程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绿色样本”,为赣南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要严控工程质量,努力做到“内在质量优、外观形象好、功能可靠性高”,为全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雷鸣指出,华东院与江西院、水电十五局、水电十四局、水电五局并肩组建联合体,这份“强强联合”的背后,是各家单位对品质的共同追求,对责任的共同坚守,更是中国电建产业链协同优势的集中体现。华东院将携手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保障按期保质完成各项任务,真正实现“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庄严承诺。
据了解,赣县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7个月,首台机组计划于2029年12月投产发电,2030年7月全面建成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可承担江西电网调峰、填谷、储能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预计每年可吸纳17.28亿kW·h低谷电量,提供12.96亿kW·h高峰电能,年均纳税约1.37亿元,年节约标煤42.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6.68万吨。该项目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电站建设运行全过程,与当地文化旅游规划相结合,将打造全省新的“网红打卡点”“研学科创游”基地,带动形成旅游、康养、休闲等产业,成为“高山出‘平湖’、森林嵌‘明珠’”的最美江西“天池”。
各参建单位代表,集团公司有关代表,赣州市、赣县区有关部门和单位等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活动。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