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光伏行业已然进入调整周期。新周期下,头部组件企业在规模、产能、出货等实力方面越来越集中而强势,但巨头之间也暗潮涌动。
一梯队之外,二三梯队组件公司则在夹缝中求生,生存艰难者有之,如鱼得水者亦有之。
大势之下,有人预判,2024年这一轮调整,至少将倒闭1-2家头部“大鲸”,一鲸落而万物生,行业也将回归正常。而在二三梯队中,也有强悍者,约有20%的公司在经过行业洗礼后继续健康的运营下去。
润达光伏的“明路”
“我们希望做这20%中的一员,我们也能做到,因为不管行业周期上升还是下降,不论组件价格上涨还是下跌,我们都在交付。”近日,润达光伏董事总经理严冬在接受PV Tech采访时笑着表示,虽然现在“严冬”到了,但春天不远了。
行业在这个时候,需要有企业站起来活跃、发声,一向低调、潜伏的润达光伏选择走出来。
这家公司规模不大,成立于2009年,最初以OEM起家,发展至今,也有15年的历史。严冬给公司的定位是“小而健康”,公司在发展至2015年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现有员工800余人。
当前,公司组件总产能4GW,新建电池产能规划10GW,其中,一期3.5GW TOPCon产能计划于2024年一季度投产。光伏电池之外,润达还投产了1GWh储能产品,侧重于工商业储能。
相比于头部组件大厂动辄几十GW以上的产能规模,润达光伏的上述产能确实不算大。不过,这家不算大的光伏公司,在过去十五年的光伏沉浮中顺利地发展起来,也有两把“刷子”。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润达光伏国际化做得比较早。在交谈中,公司管理层对海外市场了解程度较高,用公司愿景来说,是一家立足于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之路,致力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高新技术企业。
进入国际市场需要先取得“敲门砖”。自公司成立开始,润达光伏先后获得了TUV、BSI、UL、英国MCS等多个国家认证,拿到“敲门砖”的润达光伏周游列国,一度成为对欧洲出货Top 10的中国光伏企业之一。
可以说,润达光伏的发展轨迹是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早年的光伏企业都需要出去找市场,国际基因深深种在这些公司身上,能一路走下来的公司都对国际贸易有很强的敏感性。
“目前,公司在欧洲、泰国、南非、日本等都形成了比较稳定成熟的出货,2023年还加大了对一些新市场的探索,比如南非、巴西等,都要不错的收获,尤其是南非,近期我们将有一些动作出来。”对严冬来说,公司这些年的稳定发展与稳定出货渠道密不可分。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之道,润达光伏另一个生存法则是把握扩产节奏、稳定现金流。
严冬说:“小而健康的公司要量力而行,技术上我们跟随主流,现在行业技术迭代加快,看看PERC,比158.75更快退出。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盲目扩产,也不能激进,账上保持资金充裕,用好现金流。”
对于行业目前的n型技术,作为老牌光伏公司,润达光伏选择的是TOPCon路线。严冬表示,公司有一群技术骨干,有信心将效率做到行业前列,同一档位组件功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W左右。
在国际市场稳步发展后,国内光伏市场也迎来“春天”。趁着春风,润达光伏在国内市场也逐渐开辟新天地,多次出现在国内大型央企投资商的中标名单之列,实现国内外均有不俗出货。
“2023年,我们国内外出货占比已经实现了各50%的占比,出货量紧紧处于追赶Top 10的阵营之中。”说到出货,严冬有着更强的期待,直言相信公司在2024年将再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