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喜讯:该公司联合联动天翼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复合集流体圆柱电芯产品。该产品通过新型材料体系与三维立体结构设计的双重创新,首次实现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与高倍率性能的协同突破,一举打破锂电池领域长期存在的“安全、能量、成本”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困局。
作为2022年成立的新能源材料领域新锐企业,扬州纳力依托国际领先的研发团队,专注复合集流体及纳米涂覆集流体技术,其新型原子沉积集流体产品已多次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前不久入选全球独角兽榜。联动天翼自2016年进入锂电池领域,长期深耕高功率、高安全特种圆柱电池,服务于军工、无人机、机器人等高需求场景。
随着5G设备和高端电动工具对高功率放电需求的增长,圆柱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支柱。然而,传统金属集流体结构不仅重量占比高达电池的15%-20%,严重制约能量密度提升,更是电池热失控的主要诱因。扬州纳力推出的复合集流体采用独特的“金属-高分子-金属”三明治结构,以高分子基膜为核心,通过磁控溅射+水电镀工艺在基膜两侧覆盖纳米级金属层,形成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的复合材料。
复合集流体圆柱电芯具有哪些性能优势?据了解,该产品性能卓越,多项指标实现重大提升。相比传统金属集流体,复合铜箔可实现减重56%,电池整体能量密度提升4%以上。同时,该技术可节约66%的金属用量,降低原材料成本约60%。在安全性能方面,复合集流体能有效抑制枝晶生长,显著提升电池的热稳定性和防穿刺能力。
此次推出的复合集流体圆柱电芯,不仅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行业提供顶尖的动力解决方案,更彰显了江都企业在新能源材料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江都在高端电池材料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重要转变,为全球锂电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