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合黎镇: 秸秆回收让"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

九月金秋扬锦绣,广田喧闹机声响。在合黎镇广袤的田野上机械轰鸣,打捆离田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合黎镇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对农作物残留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走进合黎镇六一村的农田,秸秆打包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机器穿梭田间,将散落的玉米秸秆“吞入”机身,经粉碎、压缩、捆扎等工序后,原本杂乱的秸秆瞬间变成整齐紧实的草捆,码放在田埂旁等待后续利用。这些草捆一部分成为农户自家养殖的饲料,另一部分则卖给养殖大户,让“无用秸秆”实实在在转化为经济收益。

“秋天破一层皮,胜过春天翻一犁,以前收完玉米,秸秆处理最让人犯难,乱堆影响环境,焚烧违反规定,粉碎还田又怕耽误下茬种植,现在秸秆打捆后,既能留着喂牛羊,又能卖钱,省心又划算。”六一村村民邱富兵算起增收账,脸上满是笑意。

据了解,合黎镇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超2万亩,秋收期间,绝大多数农户选择秸秆机械回收处理。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秋收成本,还解决了秸秆运输、储存的难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秸秆变现”。

“我们一方面推广青贮氨化、打包离田等技术,提升秸秆利用率;另一方面鼓励农户改建养殖圈舍、发展庭院养殖,从源头杜绝秸秆丢弃和焚烧问题。”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为让秸秆利用政策落地见效,该镇还通过村内广播、标语横幅、微信群、发放告知书等多种形式,宣传秸秆禁烧要求与综合利用益处,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同时,积极构建“镇村社三级网格”管理体系,落实“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农户包田”的包保责任,以“疏堵结合”的方式,推动秸秆禁烧与资源化利用同步推进。

近年来,合黎镇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秸秆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提质、消除农村火灾隐患、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抓手,通过持续提升秸秆收储服务能力、探索多元利用途径,不仅让“小秸秆”释放出“大价值”,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筑牢了坚实基础。

最新相关

济南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为切实抓好“三秋”期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9月25日上午,局一级调研员黄振鹏组织召开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视频会议。会上,平阴县、商河县分别围绕本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