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我科学家提出钙钛矿电池新结构方案

记者2月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徐集贤教授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命名为PIC(多孔绝缘接触)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实现了p-i-n反式结构器件稳态认证效率的世界纪录,并在多种基底和钙钛矿组分中展现了普遍的适用性。相关研究成果17...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室温下可充钙-氧电池

近日,复旦大学科研人员创建出一种新型钙-氧气电池,可在室温条件下充放电,稳定运行700次循环,展现出高安全性、较低成本等优势,并为可穿戴电池织物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主刊。科研人员表示,最新创建出的钙-氧气电池主要由金属钙负极、碳纳米管空气正极和有机电解质三个部...

浙江永嘉县:科学布局屋顶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等项目

日前,浙江省永嘉县政府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永嘉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意见及建议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优化集中供热布局,到2027年全县煤炭消费总量达到省市要求。科学布局屋顶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等项目,推进整县分布...

科学家研发新型太阳能电池,拉伸 40% 光电转换率仍保持 19%

韩国科学家近日研发出新型聚合物材料,成功实现了一种可拉伸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这种材料的最大特点在于,即使在拉伸超过其原始状态 40% 的情况下,光电转换效率依然能够保持 19%。这种新型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光伏特性,可以像橡胶一样拉伸。这种新开发的聚合物有望成为下一代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源。该...

晶科成为全球首家通过科学碳目标SBTi全部审验的光伏企业

近日,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储能企业晶科能源,成功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以下简称SBTi)的目标审验,成为全球首家同时完成SBTi全部(短期、长期、净零)目标审验的光伏集团企业。同时,晶科能源也是中国大陆第二家,全球半导体行业第三家同时完成SBTi全部目标审验的集...

首席科学家入驻、大股东褚一凡定增,泉为科技频繁动作背后的深意?

2023年12月25日,泉为科技 (股票代码: 300716)召开了股东大会,就在上周其实际控制人褚一凡女士刚刚公布对公司进行定增的消息。据悉,这次定增完成后,褚一凡将拥有泉为股份36%的表决权,这也预示着泉为科技在公司实际控制权上的进一步集中,本次定增向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说明泉为科技股东及管理层对于...

日本科学家研发出新型铝电池

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21日报道,日本千叶大学研发出一款用储量丰富的金属铝制造的蓄电池。与锂电池相比,铝电池面临的资源供应风险更低,且在同样的重量条件下,铝电池蓄积的电量可能是锂电池的数倍。虽然延长电池寿命的问题依然有待解决,但这种使用储量丰富的资源生产的电池一旦能投入商用,无疑将成为...

能发电还能当窗户,俄罗斯科学家将透明太阳能电池变为现实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研究型大学(ITMO)的研究人员在《应用材料与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发文报告了一种方法,可以使用透明材料制作太阳能电池,同时保持其效率。这项新技术通过添加杂质来改变材料的性能,无需使用昂贵的专用设备生产。太阳能领域最令人...

南开大学孙云教授加入泉为科技担任“首席科学家”

近日,南开大学孙云教授以"首席科学家"身份正式加入泉为科技。孙云教授的加入,将为泉为科技在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光伏组件以及储能技术的研发创新和生产工艺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在公司的战略规划、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使泉为科技在光伏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孙云教授是我...

新材料、新工艺、新构件 科学家布局钙钛矿光伏领域技术制高点

1958年,当美国将化学电池和光伏电池成功应用在第二颗人造卫星上时,我国的光伏电池研究刚刚起步。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2022年,当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100吉瓦之时,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392.61吉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这一数字的背后,站着一群不断向光伏领域更高点进军的科学家...

京能国际北京怀柔科学城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2023年12月9日,京能国际北京怀柔科学城10MW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是京能国际开展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类分布式光伏项目,项目的并网发电为推进首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项目建筑物屋顶,使用面积约4695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获批钙钛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联合基金项目

11月20日,中国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与知名高校联合申报的"高效率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关键问题研究"和"煤岩瓦斯复合动力学灾变机理及结构调控"两个项目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度企业联合基金项目立项。《高效率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关键问题研究》项目与清华大学联合申报,...

印度科学家开发出预测双面太阳能组件污染损失的新型模型

印度工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IIEST Shibpur)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物理的新型模型,用于估计双面模块前后表面的灰尘堆积。"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屋顶工厂和商业工厂,"研究员Saheli Sengupta,"在印度,还没有一个更大的双面模块工厂,因此我们无法在更大的装置上验证该模型。但这是我们的研究计划,旨在对...

一等奖!上迈新能源获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发明奖!

近日,202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公布了37个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其中来自上迈新能源的《柔性晶体硅光伏组件技术开发及GW级生产制造与创新应用》项目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今年科学技术奖名单里唯一的轻质组件相关项目。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方法》要求,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经...

全力助推碳减排!正泰新能加入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

近日,正泰新能宣布承诺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并在未来2年内规划设定科学碳目标。这也标志着正泰新能成为率先加入SBTi的新能源企业之一,正身体力行,为新能源行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样本,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表率作用。SBTi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

瑞孚迪太仓工厂生命科学领域首台产品下线

缩短本土市场产品交付期,助力客户降本增效本地化生产能力再升级,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进而反哺全球市场太仓2023年11月17日/美通社/ -- 今日,瑞孚迪(Revvity)举办"太仓工厂生命科学领域首台产品下线庆典"活动,宣布其高性能小动物活体成像平台IVIS® Lumina III及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Operetta CLS正式从...

接连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后,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徐希翔再获奖

近日,在第34届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会议(PVSEC-34)暨20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上,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成为本届大会PVSEC Award两位获奖者之一。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会议(PVSEC)是由国际光伏顾问委员会于1984年发起创办的国际性著名的光伏学术会议,涉及光伏科技、市场研究、推广...

沈辉:中国企业有最好的光伏科学家

10月31日,隆基绿能、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与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国光伏四十年"探访中国现存最老光伏电站主题活动,在甘肃兰州榆中县举行。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沈辉博士出席活动,他回顾了光伏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历程,并赞叹中国企业有最好的光伏科学家,他们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与光伏产业共同成...

通威股份:打造绿色供应链 系统科学减碳

10月25日,在由中国经营报社举办的"2023中经能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通威股份可持续发展负责人朱子涵博士发表了题为《携手践行低碳 共创可持续未来》的主旨演讲。朱子涵表示,通威股份最早投身于绿色农业、绿色食品领域,主要源于当时看到了全社会需要解决粮食危机、食品安全等重要问题。随着应对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