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新纪录诞生!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29.15%,稳定性能超300小时

来自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的科学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报告,介绍了目前由钙钛矿和硅制成的串联太阳能电池,其效率达到29.15%!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种太阳能串联电池能够在300小时内连续提供稳定的性能,甚至在没有封装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为此,由Steve Albrecht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界...

上海光机所在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动力学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苏州大学合作,在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利用飞秒瞬态吸收技术研究了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材料,解释了DIO添加剂对电池效率提升的贡献,相关成果发表在《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上。有机太阳能电池作...

福建物构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新进展

近年来,新兴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突飞猛进,在短短十年里其光电转化效率从3.8%迅速发展到目前25.5%的认证效率,被视为最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阳能电池之一。虽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很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已与多晶硅薄膜电池相媲美,但是电池的长期稳定性远未达到商业化的要求。此外,...

我学者揭开钙钛矿性能调控秘密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罗毅教授研究团队叶树集小组研究发现,二维杂化卤素钙钛矿的有机阳离子构象无序度越大,其宽带荧光发射越强,面内载流子迁移率越小,而面外载流子迁移率则由有机阳离子构象与无机骨架层间距共同决定。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当前,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

原来你是这样的HJT

异质结电池英文名称缩写为HIT(Heterojunction withIntrinsic Thin-layer),中文名称为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HIT电池最早由日本三洋于1990年研发成功,并被注册为商标,后续进入异质结领域的企业为了避免专利纠纷而纷纷采用了不同的称谓,比如HJT/SHJ/HDT等,虽然英文名称和缩写略有差异,但是其含义都代表本...

光伏设备行业深度报告:HJT产业化发展潜力探析

本篇报告认为设备是解决 HJT 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两大产业化难题的关键点之一,结合 HJT 电池的制造特点,通过梳理主流厂商 PECVD 和 PVD 设备的工艺技术路线、设计理念和发展现状,探究了 HJT 设备产业化的发展潜力, 认为通过多角度挖潜,PECVD 和 PVD 设备降本提效仍具挖潜空间,看好国产设备厂商与下游...

PERC效率明显改善,低频PECVD沉积工艺如何优化?

提升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关键。钝化发射极及背接触(Passivation Emitter and Rear Contact,PERC) 太阳电池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高效太阳电池之一,其产能逐年扩大。该电池是在传统太阳电池的基础上增加了背表面钝化结构,抑制了载流子背表面复合。...

EL常见异常分析

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常见的EL检测的图像异常类型,并分析了可能造成的几种原因。EL检测简介EL全称为Electroluminescence,中文译为电致发光,亦叫做场致发光,其目的用于检测组件上电池片缺陷,以控制质量。EL测试基本原理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片外加正向偏置电压,电源向晶体硅电池注入大量非平衡载流子,电致发光...

美能源部发现“同位素抑制散热法” 可提高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近期,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和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研究发现了一种颇具前景的太阳能材料,可以通过材料中同位素的置换大大增加载流子冷却的时间,进而提升转化效率。该材料揭示了一种减缓声子的方法,声子是一种传输热量的波。这一发现可以改进新型热载流子太...

TopCon、HIT之争,谁能笑到最后 ?

10月15日,中来股份对外宣布其最新研发成果,基于新一代隧穿氧化层和无绕镀原位掺杂非晶硅沉积的钝化接触技术制造的J-TOPCon 2.0电池,其量产平均效率可以实现24%以上,良率达到95%以上。此次新技术发布,再次引发TopCon、HIT的未来路线之争。光伏行业是技术驱动型产业,每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了成...

北理在高效率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化学与材料领域顶级期刊《能源与环境化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0.289)报道了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崔彬彬课题组在高效率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situ Cross-linked 1D/3D Perovskite Heterostr...

什么原因造成EL测试明暗差异大?

针对光伏组件EL 测试时出现的明暗差异现象,通过EL 测试机理及明暗影响因素解析异常产生的原因,并评估此类组件的质量风险。分析表明,组件EL 测试发现的明暗差异问题,既有电池效率失配的原因,也有电流失配的原因。从组件功率衰减方面来看,效率失配对组件功率衰减的影响较大,电流失配对组件功率衰减的影...

24.2%!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世界记录效率!

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在大面积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上获得新突破,经日本电气安全和环境技术实验室(JET)权威认证,稳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4.2%,首次将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写进太阳能效率世界记录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为目前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世界...

技术干货:TOPCon的降本之路

相对P型晶硅电池,N型晶硅电池的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弱光效应好,温度系数小,是晶硅太阳能电池迈向理论最高效率的希望。TOPCon是一种基于选择性载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太阳能电池技术,其电池结构为N型硅衬底电池,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氧化硅,然后再沉积...

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韩高义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山西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 在线发表,标题为: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 with suppressed defects by employing lead indic...

技术:异质结电池商用TCOs:优化性能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硅异质结(SHJ)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可大规模生产的太阳电池技术,其转换效率高达24%以上。与当今广泛使用的钝化发射极和背接触(PERC)电池技术相比,SHJ太阳能电池的一个关键差异点是使用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这种材料给电池性能和成本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展示使用...

用于SHJ太阳电池的商用TCOs:优化性能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摘要硅异质结(SHJ)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可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其转换效率高达24%以上。与当今广泛使用的钝化发射极和背接触(PERC)电池技术相比,SHJ太阳能电池的一个关键差异点是使用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这种材料给电池性能和成本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展...

频繁破纪录,24个叠层钙钛矿电池技术汇总!

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超过25%。进一步的提高效率,就得和工艺成熟的光伏器件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将效率推向SQ效率极限!目前,单结钙钛矿-硅叠层器件效率超过28%;单结钙钛矿-钙钛矿器件效率可达24.8%;机械堆叠-硅叠层器件效率超过28%。鉴于此,编者汇总了从2018年至今,关于各类钙钛矿叠层光伏...

深度报告|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升级百花齐放光伏设备需求景气延续

技术迭代叠加竞争性扩产,光伏设备需求景气周期有望延长。硅片环节: 单晶渗透率加速提升,硅片向大尺寸迭代,未来三年硅片设备市场 空间超 300 亿元。硅片环节产能结构性过剩,高效大尺寸硅片产能有限,龙头公司或加速扩产构 筑规模壁垒以提升自身在大尺寸硅片领域的话语权,同时新建产能成本大幅优 于老产...

独辟蹊径!南洋理工发现重水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妙用

导读: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人员独辟蹊径,选用从未在钙钛矿研究中涉及到的D2O作为添加剂处理后,器件效率从19.2%提升到20.8%。这项发现提供了一种新颖且简便的方法来控制和改善卤化物钙钛矿器件的光电性能。有机无机卤化钙钛矿光伏电池的研究这几年素来火热,光学器件不断刷新效率。但是,控制电荷载流子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