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零碳园区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的重要抓手。2023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提出选取100个典型城市和园区试点;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一批“零碳园区”;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将“零碳园区”建设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多地政府也相继出台配套方案,通过补贴激励与考核机制双管齐下,推动能碳管理平台成为成为成为零碳园区建设的必选核心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虚拟电厂政策体系正朝着精细化、落地化方向加速完善。2025年3月,国家层面发布专项政策,明确其发展路径;9月进一步强调AI等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多省市也推出区域实施细则。虚拟电厂凭借其灵活的聚合调控能力,尤其适合在园区这类源-荷-储资源集聚的场景中规模化落地。
尽管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当前园区在推进“双碳”的过程中仍普遍面临诸多痛点:能碳数据孤岛严重、管理手段粗放、分布式资源缺乏协同、碳排放核算不清、减排路径缺乏数据支撑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园区绿色低碳进程的实际效果。
针对上述挑战,中电金信依托深厚的数字科技实力底蕴,持续加大能源低碳领域解决方案研发投入,重点布局“AI+能碳治理”“AI+虚拟电厂”等前沿技术研究,推出“能碳虚拟电厂数智化平台”,以数据驱动实现能碳管理的全面升级,为园区提供覆盖监测、分析、优化与运营的全链条服务。
该平台融合IoT、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贯通能碳数据采集、治理、建模及应用环节,支持多终端、多角色协同,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园区级能碳管控与绿色发展
平台园区驾驶舱模块可为园区管委会提供能碳全景监测、碳排放核算与预测预警,助力制定科学碳目标与减排路径,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企业能碳精细化治理
平台企业能碳智慧引擎模块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能耗监测、碳排管理、节能诊断与降碳优化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用能成本,实现精准减碳与合规披露。
分布式能源协同优化
平台虚拟电厂模块集成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分布式资源,通过虚拟电厂等模式实现多能协同与智能调度,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率。
绿色招商与低碳产业生态构建
平台低碳生态模块通过园区内企业碳效评价、绿色认证与碳账户体系,吸引低碳企业入驻,构建绿色产业生态,提升园区绿色竞争力。
碳资产运营与金融服务创新
平台碳资产管理模块提供碳配额、CCER等资产管理与交易支持,对接绿色金融产品,赋能企业碳资产增值与低碳融资渠道拓展。
公众绿色低碳行为引导
平台碳普惠模块依托碳积分、绿色出行等方式激励公众参与低碳生活,营造园区低碳文化,提升社会减碳参与度。
目前,中电金信能碳虚拟电厂数智化平台已在各类区域级、园区级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落地客户涵盖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综合商业片区等,已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器”。
中电金信将继续深耕能碳数智化领域,不断完善平台功能与服务,携手政府、园区等各方,共同构建“低碳消费—市场反馈—产业转型”的良性循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数字力量。
本文是中电金信“能碳虚拟电厂数智化平台”系列连载首篇,更多关于平台技术路径、实效价值、管理创新与区域示范的深度解析,敬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