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直击一财圆桌|星辰新能柳娜洞见储能发展新机遇

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11月25日,由上海交易集团与第一财经共同主办的《2025首届租赁业产融生态大会》在沪举办。作为大会最受关注的核心板块之一,《‘十五五’绿色(储能)产业的机遇共识》圆桌论坛,邀请了来自产业联盟、能源集团、融资租赁机构以及头部储能企业的重量级嘉宾,共话储能行业即将到来的结构性变革。

星辰新能创始人、董事长柳娜女士受邀参与圆桌对话,并围绕“储能厂商的角色演进与智能化运营趋势”发表观点。同时,她和储能领域资深专家俞振华在会后接受了《第一财经》的采访,进一步分享了星辰新能关于“技术突围、商业模式升级与智能化运营”的最新思考。

行业正在重构:

从“设备商”走向“投资运营商”

柳娜在圆桌论坛中指出:“储能行业今年的变化非常快,对于厂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她用一个更具画面感的比喻,将这场变革描述为从“建材厂商”到“地产开发商”,再到“物业运营方”的连续进阶——过去的储能企业只需把“设备造好”,而今天的储能企业必须把电站“建好、管好、运营好”,并为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负责。这意味着整个行业价值链在迅速延长、加速融合,也推动着企业从制造型业务走向投资型、运营型业务,实现角色的深度重塑。

在随后的采访中,她进一步补充:政策取消强制配储后,行业之所以仍在高速增长,是因为储能已经从“政策需要”变成“市场必须”。从新能源消纳,到电价波动风险管理,再到各地现货市场加速落地,储能正在成为新能源运营的底层基础设施,也意味着行业将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窗口。

新时代的竞争:

投资与运营能力将成为决定未来的关键

面对新的行业周期,柳娜总结了运营一座储能电站的四个核心考量维度:效率、稳定性、寿命与交易能力。她强调,设备品质是前提,但真正影响电站收益的,是其在多场景、多周期、多风险因素下的“稳定生产能力”,尤其是在独立储能电站普遍位于偏远地区、需24小时连续运行的背景下,运维能力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

与之相伴,整站寿命成为金融机构最关注的指标之一——优质运维意味着更长的资产寿命、更稳健的现金流,也意味着更具融资价值的资产质量。

进入现货市场时代后,每15分钟一次的报价、更复杂的调度要求、更高的交易精度,使“能不能把每一度电卖好价”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命题。单站“人盯人”模式已难以支撑规模化运营,信息化平台、AI电力交易、大数据预测、数字化设备管理等能力正在成为储能投资运营商的“标配”。

在采访中,她进一步谈到星辰新能的技术选择:“我们选择全钒液流+锂电的智慧混储路线,是为了让储能真正从‘可用’走向‘好用、耐用、盈利’。”其背后体现的,是星辰新能对未来需求格局的前瞻判断——长时储能不可或缺,短时响应必不可少,AI智慧调度是最终决定商业价值的关键能力。

星辰新能的前瞻路径:

以智慧化运营能力构建未来优势”

论坛上,柳娜提到:“储能行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奔跑的赛道里,而且现在已经进入弯道。”星辰新能正在做的,不只是速度,更是提前布局下一个周期的能力。

星辰新能将持续推进技术研发、投资布局与智慧化体系建设的“三线并进”。在前端,继续深耕储能装备技术,确保效率、稳定性与安全性的行业领先;在中段,通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投资能力、区域化项目管理与强执行力,在全国范围扩展电站资产规模;在后端,以智慧化平台为核心,将AI电力交易、数字化运维、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融入运营体系,实现对资产的智能管理、对收益的持续提升、对风险的前置控制。

储能产业正迈入从“示范期”走向“规模化、商业化、资产化”的关键阶段,行业逻辑从设备驱动走向价值驱动,从产品竞争走向运营竞争。论坛上柳娜的发言清晰展示了星辰新能对行业趋势的深度洞察,也传递出企业面向“十五五”时代的战略信心:以智慧能源生态为驱动,构建从设备制造到电站投建再到运营交易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储能闭环解决方案,紧抓市场机遇!

最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