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政策驱动阶段步入尾声

进入6月份,“双反”问题仍是光伏行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双反”会影响中国光伏企业对欧洲出货量,对全球光伏行业装机量的影响程度非常小,这表明,中国组件成本虽然低,却不会对光伏行业平价上网和全球光伏装机量产生决定性影响。IHS研究报告表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将使得全球装机量减少1.3 GW,未来全球光伏市场将主要靠新兴市场来支撑。因此,离开中国组件产品,欧盟各国可再生能源进程影响甚微。

2011年欧洲新装机量为22.4GW,2012年下降至17GW,2013年部分行业机构甚至预测欧洲市场装机量仅有6GW,乐观预计不会超过10GW。欧盟市场由兴到衰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其中政策下调是罪魁祸首。

时至今日,欧洲国家仍在不遗余力的下调光伏补贴。西班牙将于本月二十一日前宣布该国可再生能源补贴额将下调10%-20%。罗马尼亚也即将开启下调步伐,根据之前规定,在2013年底并网的光伏项目,每兆瓦的发电量将会获得政府六个“绿色能源证书”,每个绿色证书可以以35.70~72.72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电网公司。然而,从2013年7月1日起,罗马尼亚虽然仍给予企业每兆瓦6个绿色证书,这些证书中的两个却在2017年3月前限制出售,这是变相的削减光伏补贴。

欧洲是传统的光伏大市场,光伏政策启动最早,当补贴额度超过国家可承受范围时,下调也开始的最早。全球光伏发电尚未步入平价上网阶段,政策下调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装机量出现戏剧性的滑坡。应该说,在欧洲地区,政策对光伏行业的刺激作用已经被发挥到极限,未来只有下调没有上涨的可能性,因此只要光伏装机成本没有出现大幅下滑,欧洲光伏市场容量萎缩已经变得无可挽回。

反观以中国、日本、美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这些市场政策驱动还有可发挥空间,但除日本和美国外,下滑趋势依然非常明显,政策驱动空间正在一步步进入尾声。笔者始终认为,在新兴光伏市场中日本算个特列,日本经济发电,能源严重缺乏,所以其光伏补贴政策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政策发挥的刺激作用会在日本延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则不会如此幸运。

中国2012年中旬确定了1.15元的上网标杆电价,到2013年末下降到1元,如今,光伏补贴《意见稿》:20年0.75-1.00元/瓦基本定调,政策一步步下调,相应的光伏装机需求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自2012年以来,中国光伏装机成本下降空间已经逼近极限,大型地面电站维持在8~10元/瓦左右,其下降幅度远小于补贴下调幅度,造成装机量增长缓慢,企业观望态度浓厚。

其实,中国光伏行业延续了欧洲市场的走向,只要政策下调,需求量就会逐步减少,除非光伏发电真正脱离国家补贴,否则光伏装机量将会平行发展,增长幅度非常小。欧洲市场走下坡路,人们不禁要问,新兴市场还能火多久呢?笔者认为,不超过两年,两年内,若光伏不能通过市场手段逐步普及,届时新兴市场需求量将大幅下滑,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量重回到2010年之前的水平。

目前,新兴市场暂时填补了欧洲市场下滑造成的空白,新兴市场的崛起无非是各国陆续出台了慷慨的补贴政策,这无需研究。欧洲市场的衰落才真正值得引起行业的重视,为何在经济发展程度高、民众环保意识强的地区光伏装机量不如发展中国家,这表明离开政策扶持,光伏发电是没有竞争力的。新兴市场要么单个国家需求量较小,要么部分国家已经开始陆续下调其新能源补贴,不会支持光伏企业过多的出货量。

全球政策驱动光伏发展的阶段已经步入尾声,大面积的普及应用需要的是市场驱动,通过少量或基本无补贴,光伏发电能够真正实现平价上网,民众和屋顶业主获得了切切实实的经济效益,光伏发电才能够真正走入普通消费者家中。

全球光伏装机量在未来五年将会平行发展,从成本来看,市场驱动阶段仍需要还长一段时间,所以,光伏行业需清醒的认识当前行业面临的形势,不要一味的等政策而耽误了产能淘汰和技术创新,光伏到底有多大的市场自己说了算。目前,光伏每发一度电,国家仍需要拿出4~7毛钱的补贴,行业不可能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壮大,国家补贴的本质目的还应当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不是鼓励企业应用光伏发电,这样的电能恐怕人类还用不起。

光伏政策驱动阶段步入尾声,“双反”问题并没有影响全球光伏行业向前发展,全球光伏行业实际上已经步入了衰退期,如何再次降低发电成本是全行业共同的目标,行业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最新相关

抢装潮后需求趋弱 多晶硅继续走低

五一节后,多晶硅延续节前弱势,价格进一步下探。430抢装潮逐渐退坡,组件市场加速降温,光伏产业各环节开始降价,下游买涨不买跌,余料相对充裕,对多晶硅的采购订单交付期延后,弱需求压制价格走势...

2025年3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3.6%

5月6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5年3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