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如东县坚持“一手抓禁烧禁抛禁乱堆、一手抓综合利用”,全面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按照“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其他多种利用形式为辅”的“1+X”模式,大力开展肥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五化”综合利用,形成集“收、储、运、用”为一体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体系。目前,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农业生产全过程智慧升级
三年来,如东县全面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新增无人航空器661台、导航自动驾驶系统1346台、智能监测系统1994台,建成洋口镇洋口村、掘港街道虹桥村全环节无人作业及其他市级“无人化”农场31个,全县智能农机作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如东县的90万亩土地中,目前978341个确权地块被导入“南通农机数字化管理平台”数据库,每个地块都有了专属“电子身份证”。基于“确权数据+作业数据+标准流程”,如东农机作业也进入了数字模式,已基本实现秸秆还田、秸秆离田、犁耕深翻作业补贴精准发放,有效防范未作业地块申报、秸秆离田地块申报、超面积申报等问题。
废弃秸秆实现“华丽转变”
秸秆离田的同时,废弃秸秆也在如东完成了“华丽转身”。在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苴镇街道)虹元村,经过高温发酵灭菌、精细揉丝和铺网针刺等工艺,昔日被视为“负担”的秸秆加工成一张张厚实平整的“非织造秸秆毯”,成为助力虹元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经严格处理后形成的非织造秸秆毯,具备独特三维网状结构,拥有孔隙度可调、机械性能优良和成本低廉等优势。
改善种植环境
不同于散状秸秆覆盖封闭性差、易带病原菌甚至易引发火灾等诸多问题,秸秆毯能抵御极端天气,高温时可使土壤降温4℃,并有保湿、抑草的功效,改善植株生长环境。
简化育秧流程
在水稻育秧环节,直接铺在秧盘底部作基质,不仅能优化传统的取土铺底,非织造秸秆毯良好的透气性还能增强秧苗根系盘结力。
节约种植成本
非织造秸秆毯的铺底不仅能减短移栽后的缓苗期,腐烂后还能滋养作物,避免破坏土壤耕层,相比传统营养土育秧,每亩节本增效50元以上。
现如今,虹元村秸秆毯生产线日产量近2吨,预计秸秆毯每吨效益1500元,为村集体开拓了可持续增收渠道,虹元村正携手江苏省农科院与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广这项绿色创新成果。
从田间废弃的秸秆到“金毯”,秸秆综合利用仍大有可为。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物”,蕴藏着巨大的利用潜力,搭配智能监测系统,智能农机可精准收集农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让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为资源化利用提供便利,助力农业循环经济,铺就了一条变废为宝、助农增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