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太阳能产业健康发展,中国国家能源局又出新招!该局近日行文《关于征求完善太阳能发电规模管理和实行竞争方式配置项目指导意见的函》(下称《意见函》),规划对不同种类的光伏电站分类管理,且特定种类的专案考虑透过竞价方式来发出建设许可,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
《意见函》中表示:“部分地区出现了光伏电站项目配置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太阳能发电产业健康发展,为了规范太阳能发电市场投资开发秩序,推进产业升级,”故要求各省分制定竞争性配置办法。
根据相关办法,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的年度规模可单独设定,而屋顶型与地面型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也不设限,其他种类的电站则借由竞争方式来决定光伏电站实际配置规划,且上网电价在竞争中权重不可低于20%。如此一来,市场秩序可望重新获得规范,让技术与成果优良的厂商取得专案核可,并促进光伏产业升级。
《上海证券报》报导,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不受竞价限制,主要是为了延续“领跑者”计划,推动技术与产业升级。《意见函》规定,先进基地可结合生态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废弃油田等综合利用与特高压电缆,须有一定规模,且电力消纳良好。整体光伏基地容量原则上不小于500MW,单个电站100MW以上,或不得小于50MW。
对此方案,中国业界褒贬不一。有相关研究人员指出,透过竞争方式可促进电价与成本的下降,并阻绝地方政府随意分配装机指标,让不当公司获利,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较为有利。但也有人认为,因光伏成本目前未出现大幅降低,竞价上网将直接冲击下游业者的成本控制与融资能力,也可能恶化限电问题。另也有单位认为奖惩机制的落实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