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光伏农业方兴未艾,土地资源紧缺使发电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农业,而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的转型,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业与光伏的联姻。在经历了初期的发展后,越来越多的发电企业意识到光伏农业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农业!我国光伏农业项目率先发展于山东、江苏、江西等传统农业大省,这些省份光照条件较好,并且有大量的农业大棚。本文以山东济宁某光伏农业大棚为例,分析其项目投资与效益,给大家一个参考。
案例——山东济宁某光伏农业大棚
项目
1、光伏大棚的型式
该光伏大棚采用“棚前种菜—棚后种菌—棚顶发电”的型式,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实现智能化控制。大棚尺寸65×18m。
光伏农业大棚现场照片
2、“棚前种菜”投资收益
棚前种植作物为蔬菜,大棚按照400元/㎡计算投资成本。大棚有效种植面积为700平方米。
以种植西红柿为例,一年两茬,每茬产量是2万斤/亩。西红柿的各项综合种植成本为3.5万元/年。价格为4.2元/公斤。
西红柿种植成本构成表
西红柿种植收益表
菌房种植收益表
4、光伏发电效益
资源条件:项目建设地点为山东省济宁市,年总辐射量为1313kWh/m2,菌房顶棚顶倾斜角度15°下斜面总辐射量1400 kWh/m2。
容量及发电量:菌房的可利用棚顶面积为510平方米,可布置光伏组件80kW,系统效率取81%的情况下,25年平均满发小时数1010小时。
收益分析:光伏发电全部并网,光伏标杆电价0.98元/kWh,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净收益2.68万元,内部收益率为9.54%。
5、综合效益
食用菌种植(以杏鲍菇为例),年利润15.72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9 %。
蔬菜种植,年利润4.9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2%。
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净收益2.68万元,内部收益率为9.54%。
光伏大棚的综合内部收益率达到13.3%。
光伏农业大棚各部分利润(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棚前种菜—棚后种菌—棚顶发电”的型式,光伏板对菌类、蔬菜种植不存在影响,如果投资方是农业公司,那么光伏发电的收益就成为额外增收的一块,如果投资方是发电企业,项目的整体收益可以从单纯光伏的9.5%提高到13.3%。无论哪种模式,光伏+农业都可以为业主带来切实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