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疫情蔓延面广 光伏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进入3月,随着疫情在全国得到控制,中国光伏企业也日趋活跃。大批光伏企业一手抓战“疫”,一手抓发展,正泰新能源、晶科能源、锦浪科技、天合光能、固德威等纷纷摁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全力为战“疫”增添战斗力。

人勤春来早。据不完全统计,2月中旬以来,已有5个光伏行业举办线上活动,吸引了200万多从业人员观看视频,仅阳光电源PAT2020线上会议参与人数就高达140万人。

广大光伏行业从业者已感受到严重疫情短期所带来的冲击。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总体来看,目前80%以上的企业都开始复工生产,但受物流不畅、供应链体系将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完全到位等影响。新冠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或从2月起开始显现,将有可能持续到今年上半年,出口订单能否如期交付将成为短期内对生产企业的严峻考验。

本次突发疫情对供需均形成短期影响,但基于市场稳定的预期,近期光伏市场价格与疫情发生前基本一致,波动不大。

2月24日和25日,隆基股份和通威太阳能相继公布其最新的硅片、电池片价格,与疫情发生前相比,硅片和电池片价格保持稳定,多晶电池片因供应不足价格微涨。

最新的市场价格监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外光伏产品交易价格基本保持稳定,近期价格调整预期不强。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当前光伏产品价格稳定,显示出光伏产业足够的韧性,疫情下2020年行业发展前景仍被乐观看待。

全球需求强劲
对冲疫情影响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光伏市场强劲增长,中国以外新增装机91.25GW,同比增速85.1%。新增装机超过GW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个,分布广泛,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受益于丰富的光资源和快速下跌的光伏产品价格,安装需求得到充分激发。

业界普遍认为2020年全球光伏市场装机规模不会受到本次疫情影响。

新兴国家或地区表现出较大潜力,日趋分散的新增需求将有效化解疫情对终端市场总需求的影响,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2020年全球超过1GW的国家或地区将达到17个。

随着中国光伏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不断增强,中国光伏产品在全球供应体系中地位稳固、不可替代,疫情导致部分海外订单延迟,但不会取消。

201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达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组件出口量超65GW,占海外新增装机量的七成。同时,国内光伏企业拥有相当的海外组件产能,这些海外工厂也严重依赖中国原材料的供应,整体看,海外市场对中国组件依存度越来越高。

中国厂商兼具规模和技术优势,在与国外光伏企业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在优势相对较小的硅料环节,随着通威、中环等巨头的大幅扩张,近期国外知名厂商也受到较大冲击,纷纷关停、减产。而国内头部企业优势仍在扩大。据通威股份透露,未来在硅料、太阳能电池领域均有望实现30%~50%的全球市占率,其单晶PERC电池片非硅成本可随着新产能的释放进一步降低20%左右至0.18元/W。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中国光伏产业链护城河越来越宽,全球光伏贸易依赖中国产品,海外市场稳定的需求成为我国光伏产业从疫情中尽快恢复并向好发展的信心之锚。

疫情蔓延面广
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截至2月28日,共有4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74例,疫情快速在欧洲和亚洲蔓延,国际范围内疫情防控形式严峻。预计新冠疫情将超出原来预期,在更长时间内影响国际贸易。据统计,除中国大陆外,在2019年超GW装机的15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3个出现确诊病例,这给光伏产品海外需求蒙上一层阴影。

疫情发生以来,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用电下降明显,全国范围电网负荷下降,部分地区、部分项目出现较严重限电。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介绍,2月山东、陕西、安徽等省限电达14%、11.7%和5.86%,云南、青海、宁夏、内蒙、浙江等地均有限电。部分地区消纳空间被透支,对2020年当地新增光伏项目构成较大影响。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总体看,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对光伏产业构成大的影响,企业生产秩序陆续恢复。但中小企业在本次危机中所受冲击更大,光伏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最新相关
逐光前行,中国光伏以韧性穿越周期

逐光前行,中国光伏以韧性穿越周期

风口上的光伏产业,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结构性重塑。在央视推出的纪录片《逐光》第三集《绝地反击》中,镜头聚焦中国光伏企业在复杂周期中的坚韧突围,揭示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在变局中重塑...

千亿新能源央企,成功上市!

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 华电新能,股票代码: 600930)于2025年7月16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以3.18元/股的发行价和57.14亿股的发行规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