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欧光伏大战愈演愈烈。双方于7月29日达成和解协议,旨在解决双方太阳能贸易争端。英国路透社7月29日撰文指出,中欧之间的和解协议将会限制中国太阳能企业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市场——欧盟的发展前景,并迫使中国企业开拓国内、美国和日本市场。文章同时分析中国太阳能市场及全球太阳能产业前景。
文章称,一位欧盟业内人士表示,协议规定,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价格将不低于每瓦0.56欧分,每年销售限额为7GW。预计到欧盟将会限制销售,中国企业于今年上半年大力加速对欧太阳能电池板销售,今年出口总额已达6.5GW。但目前还尚未确定上半年的销售量是否包括在欧盟所规定的7GW的配额内。
文章认为,欧盟销售受限意味着中国企业必须要大力开拓其它市场,包括国内市场、日本、美国、中东和南非。路透社称,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中国太阳能出口总量将达22至23 GW,而全球总需求估计为35 GW。IHS咨询公司的上海高级分析师Glenn Gu估计,今年中国太阳能企业对日出口将达3至3.5 GW,对美出口则为2 GW,而国内总需求为7至8 GW。
在谈到中国国内市场时,文章指出,中国在7月初表示要在2015年以前将太阳能总发电量翻两番,以缓解太阳能电池板产业产能过剩现象,并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但文章表示,由于中国的太阳能产业政策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中国能源地理分布不均且缺少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Glenn Gu及其它分析师对中国能否成功刺激国内需求表示质疑。Glenn Gu同时称,在目前的太阳能产业重组过程中,100多家面板厂商中的一部分可能会倒闭,而胜出者将大多是在美国上市且提供优质电池板和更好担保条款的企业。
在全球太阳能产业方面,文章称分析师认为,太阳能产业在过去5年已极大地降低了价格,但目前该行业仍需政府补贴支持。太阳能仍是一种低效且昂贵的能源来源。安装35GW的产能设施需要耗费500亿美元,而且还要给予与政府签订长期购买协议企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