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对华光伏“双反”相继来袭,中国光伏产业可能将丧失逾200亿元的光伏市场规模。在此背景下,国内光伏企业纷纷加紧开拓新兴市场空间,以降低对过去占出口份额80%以上欧洲市场的过度依赖。近日太阳能光伏概念股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周三早盘A股上市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延续涨势,截至发稿,综艺股份涨停,东方日升涨8.60%,奥克股份涨6.46%,拓日新能涨5.25%,天龙光电涨3.44%,向日葵涨3.30%。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一线光伏企业已纷纷开始调整策略,在全球各地分散市场,以减少对欧洲市场的过度依赖;与此同时,各大企业还纷纷到新兴国家寻找代工,通过消除“中国制造”印象,以规避欧美“双反”带来的不利影响。截至今年一季度,国内光伏企业的努力正在渐渐起效,一方面,欧洲光伏市场占全球份额已降至55%;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光伏装机量的攀升,已经让业界看到光伏行业回暖的曙光,且新兴市场的释放已开始为企业贡献订单,进而转化为业绩。
据光伏市场研究机构NPDSolarbuzz预计,相比于其他新兴市场,2013年亚太和中东地区光伏市场需求有望增长至13.5GW,比2012年增长50%。Solarbuzz分析师表示,由于东南亚地区被广泛视为光伏产业上游制造的中心枢纽,政策制定者们对于光伏发电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借鉴了欧洲光伏市场政策发展的成熟经验。他认为,亚太和中亚地区太阳能需求主要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在2013-2017年间,预计上述市场将占太阳能总需求的50%。
分析人士还预测,未来新兴市场将成为国内光伏厂商展开“厮杀”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