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多地电力部门持续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

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步提升,多地电力部门不断优化完善电网网架结构,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

与化石能源类似,我国清洁能源的资源与需求也呈逆向分布。由于不能运输,风、光等资源只能就近转化成电能,再通过电网送到负荷中心。

北京电网是典型的受端城市电网。依托华北电网两横一纵特高压输电通道和冀北、内蒙等大型点对网能源基地,至2023年底,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打造了13条28回500千伏外受电通道。北京绿电消费量由2016年的12.4亿千瓦时提升至2023年的330亿千瓦时,绿电消费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12%显著提升至2023年的24.3%。

在浙江,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构筑“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主心骨、以四回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的坚强主网架,增强交流电网对直流系统的支撑能力,推动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在山东,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推动烟威特高压工程纳入国家规划,推进渔盐、渤海等10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打造省内“东电西送”“北电南送”格局,服务新能源送出。

内蒙古是新能源装机和发电大省,但自治区内的乌海市新能源发电项目发展空间受限,当地企业的绿电需求较强。为此,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供电公司积极推动“阿电入乌”(即阿拉善盟新能源电力送入乌海)新能源合作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广锦220千伏配套供电工程等项目,助力内蒙古绿色能源消纳。

在构建坚强主网架的同时,多地电力部门还在配网、微网等方面发力。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建设智慧高效、广泛互联的配电网、微电网、局域网以及适应新能源特性的直流配电网,推动新能源就地消纳。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通州区前疃村试点建设全市首个智能微网“零碳社区”,通过应用交直流混联技术、配备2台150千瓦/150千瓦时移动式储能装置,实现台区功率互济、峰谷调电和光伏协同消纳。

浙江省海宁市尖山新区是我国新能源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截至2023年底,尖山地区人均光伏装机容量达15.7千瓦。为了推动新能源就地消纳,减轻潮流反复对电网的冲击,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这里打造智慧配电网,上线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2024年2月的一天,尖山地区屋顶光伏发电量富余,线路出现倒送。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测到这一情况后,自动生成调节策略,将富余电能通过凤凰换流站转供给附近居民客户集中的10千伏联络线,实现光伏发电100%就地消纳,提高新能源使用效率。

南方电网广西贺州供电局一方面全力做好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并网服务,截至2023年底,贺州电网已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达90兆瓦,上网电量实现全额消纳;另一方面积极服务智慧能源项目建设,完成贺州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和承载能力测算,形成贺州市智慧能源专项规划报告,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山东省德州市,国网武城县供电公司积极配合当地低碳能源电力开发新模式探索,助力100兆瓦光伏项目落户郝王庄镇草一村龙虾荷花混养项目,项目同步配备1座20兆瓦/40兆瓦时的储能电站,实现光伏发电100%消纳。

最新相关

"轻触式"技术攻克山地光伏建造难题

苍穹湛蓝,阳光炽热。在海拔4200米的四川凉山立洲水电站水光互补让白100兆瓦光伏项目,一片占地面积199公顷的光伏蓝海铺展在群山之间,吸收着太阳光华。在这片生态极其敏感的土地上,建设者们成功...

光伏如何爆改沙漠

在库布其沙漠北缘,一望无际的光伏板整齐铺展在金黄色的沙漠上,一段规划长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光伏长城"正加速构筑,锁住浩瀚沙漠,推动"死亡之海"变为"生机之地"。在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

中国电建西北院: 七十五载"赋能记"

中国电建西北院: 七十五载"赋能记"

黄河上游,刘家峡大坝截断滚滚波涛,见证"屹然砥柱立中流"的壮阔开篇。青藏高原,塔拉滩三塔鼎立万镜逐日,辉映"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实践。渤海之滨,招远海上光伏板铺陈延展,勾勒"直挂云帆济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