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人工树叶"研究新突破: 图案化实现太阳能分解水制氢

继成功构建出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因其具有类似树叶光合作用的功能而被形象称为“人工树叶”之后,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又领衔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取绿氢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发出仿生图案化半导体光催化材料面板,实现可见光驱动下水的自发裂解产生化学计量比的氢气和氧气。

记者10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这项新能源应用研究的重要进展成果,由该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岗研究团队领导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相关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杂志》发表。

研究团队认为,最新研发的仿生图案化光催化材料面板技术方案通用性高,易模块化组装,其与低成本微电子集成工艺无缝衔接,可显着降低规模化应用门槛。

论文通讯作者刘岗研究员指出,自然界中植物叶子可以高效利用可见光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类囊体膜(也称光合作用膜)中,间隔有序分布着光系统Ⅰ/Ⅱ两种吸收可见光的光合成色素,两者通过电荷传递蛋白实现串接,受可见光激发产生的光生电荷按照Z型路径传递,实现能量叠加驱动可见光下的高效光合成反应。

受自然界植物光合作用的启发,本次研究结合微纳集成工艺,在氟掺杂氧化锡透明导电玻璃上创制出图案化的新型仿生光催化材料面板,获得产氢光催化材料、产氧光催化材料两种半导体间隔交替分布的条带图案。

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匹配半导体与导电基体间的功函数,形成欧姆接触促进两者间通过导电基体进行Z型电荷转移,有效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发光复合,延长了光生电荷的平均寿命,并实现光生电子与空穴的空间有序分离,即分别在产氢和产氧光催化材料条带上有序富集。

刘岗表示,在此基础上,本项研究实现可见光照射下有序富集的光生电子与空穴可自发裂解水,产生化学计量比的氢气和氧气。

他介绍说,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取绿氢,是前沿和颠覆性低碳技术,在助力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方面极具潜力。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紫外和可见光来驱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以满足水分解所需的能量要求。其中,发展高效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该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持续研究,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对占比太阳光谱不足5%的紫外光的利用效率已近100%,而对占太阳光谱中占比达45%的可见光的利用效率却很低。究其原因是可见光能量较低,激发窄带隙半导体产生的光生电子与空穴诱发水分解反应的驱动力不足。因此,实现高效可见光催化分解水,是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领域的研究制高点。

最新相关

云南: 支持"高速+光伏"!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4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高速+光伏"。支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编制"...

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当地时间4月28日,柬埔寨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在西哈努克举办奠基仪式。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西哈努克省省长蒙西纳、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