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136号文引导光伏支架技术变革,高质量发展塑造未来格局

在近期的光伏行业会议上,天合光能支架事业部联席总裁王芝斌发表题为《电力市场化交易环境下电站设备选型》的主题演讲。演讲中王芝斌不仅深入探讨了在136号文新形势下跟踪支架在提升光伏电站收益中的重要作用,为电站选型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同时还分析了国内跟踪支架应用的现状与前景,提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跟踪支架提升日内加权电价0.44-2.4分/瓦,

AI技术进一步赋能增效

王芝斌指出,在新政策背景下,能源供需平衡需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以化解结构性矛盾,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相较于固定支架,跟踪支架在早晚时段发电量更高,而这些时段恰逢市场化交易中的高电价区间,因此成为提升光伏电站收益的有效手段。据测算,跟踪支架可使日内加权电价每瓦提升0.44-2.4分,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环境下,投资回收期可缩短1-2年。

随着AI技术在跟踪支架行业应用的日趋成熟,智能算法进一步优化了高发电时段的功率输出,为电站收益带来额外增益。天合光能的SuperTrack智能算法全球累计交付量已超3GW,其发电增益获得SGS、UL Solutions等全球知名第三方机构的实证认可。2024年,由天合光能牵头、15家企业与机构参与编制的国内首个智能跟踪支架标准《光伏跟踪支架智能跟踪性能测试方法》(T/CPIA 0082—2024)正式获批,自主创新的同时,天合跟踪也在积极推动跟踪支架行业的技术进步。

国内跟踪支架市场远落后全球水平,

质量短板亟待补齐

据相关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全球跟踪支架渗透率在40%左右,中东、拉美地区约为80%,北美地区达90%以上,而中国的跟踪支架渗透率仅为3%,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中国作为全球光伏产业最领先的市场,跟踪支架的发展却明显落后。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国内过于强调跟踪支架最低价中标,忽视技术含量与质量标准,导致部分工艺落后、质量低劣的产品流入市场,引发运营中频繁的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对跟踪支架可靠性的误解。

王芝斌介绍到,天合光能一直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从设计质量、材料质量到生产过程进行严密把控,并与世界一流的目击实验室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共同对10大关键部件以及34个测试项进行严格测试,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以宁夏某光伏项目为例,天合光能在制动器、TCU/NCU、电机、轴承等关键零部件上的故障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高效组件+智能跟踪系统解决方案

成高可靠+高收益实现路径

面对当下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天合光能推出了由极御组件和智能跟踪双核驱动的极端天气极端气候解决方案。极御组件玻璃厚度提升25%,抗能量冲击能力与传统同版型组件相比提升2.5倍。智能跟踪系统通过对极端气候进行提前预报,并采取主动防护策略,以确保电站财产安全和运行安全性。同时,天合智慧云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实时监控,为用户提供定期质保建议。解决方案统一的质保窗口不但可以减少客户的沟通成本,也可以避免责任推诿,提高客户的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跟踪支架在电力市场化交易中的优势已得到充分验证,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仍需全产业链共同努力。天合光能通过技术创新与严格质量管控,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也为中国跟踪支架市场的突破提供了可行路径。

来源:天合光能

最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