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通威股份 : 低银无银化异质结技术开发

全球光伏用银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银价走高对电池非硅成本影响巨大。为确保光伏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通威正积极推进无银、少银化研究。目前,通威在光伏无银、少银化领域的进展主要涉及铜浆、银包铜、铜电镀、叠栅和908技术。

2024年12月消息,通威正在开展铜浆在TNC和THC电池上的应用测试。长远来看,晶硅电池金属化成本下降是大势所趋,除铜浆技术外,公司也在积极推动叠栅、铜互连等技术的量产导入,并将持续围绕技术可行性、产品可靠性和经济性等维度对各项金属化新技术进行动态评估。

2024年11月消息,2021年通威首条210大尺寸HJT中试线投产以来,产品路线历经MBB、SMBB、0BB,浆料也由纯银浆切换至银包铜,三年间银耗量由30.7mg/W下降至6.5mg/W,下降比例78.8%。此外,双面银包铜40%银含已经在GW级中试线实现全面量产。

铜电镀技术能够通过更低的电阻、更高的栅线高宽比来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2024年6月下线的首片HJT+THL电池,技术来源于通威历时两年半自主研发的吉瓦级铜互连中试技术,攻克了15μm细线宽铜栅线量产技术、柔性接触连续电镀、铜栅线异质结电池互联等关键核心技术,叠加行业最先进的吉瓦级异质结中试线,实现了异质结电池高效率与低成本的有机结合。

2024年9月,2024年8月,通威股份与时创能源、晶盛机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推进叠栅组件技术的发展并实现其量产化。同时在9月22日,通威股份与时创能源进一步深化合作,签订《技术合作开发合同》,双方拟就叠栅组件技术展开技术合作开发,并制定相应的后期量产计划。利用叠栅技术生产的组件产品,不仅能够大幅降低银耗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遮光面积,提升组件功率,从而实现降本提效的双重目的。

通威自主研发的908技术作为平台型技术,具备更高功率、银耗更低、外观更优等多项优势。经量产级验证,通威908技术可降低10%~20%银耗,功率提升近1%,且组件制程稳定性、长期老化可靠性方面均表现优异,在安全环保方面亦比SMBB更具优势。908技术对不同未来技术均具备良好兼容性,包括组件端的多分片、叠片、三角焊带技术,电池端的EPT、钢板、新型金属化技术等。目前,通威908技术已正式导入量产。

此前,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于2024年6月全面启用,致力于开展高效晶硅电池、高效高可靠组件产品的开发,研究方向全面涵盖未来光伏重要技术,并且已经在TNC、THC、TBC、钙钛矿/晶硅叠层等路线形成了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通威行业首发的PECVD技术路线使得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6.9%;通威TNC-G12 66版型组件功率创造纪录,达到778.5W;THC组件功率连续九次打破世界纪录,最高功率790.8W,明确了铜互连2.0技术路线,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无银化HJT方案。

通威作为异质结技术的行业标杆,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异质结技术研发。成功打造了国内首条吉瓦级异质结产线,并着手布局行业首个异质结G12半片项目;实现行业首条双面微晶中试线开发。目前,在铜互连技术方面,通威也已形成行业领先的可吉瓦量产的铜互连整体方案。双面微晶技术、铜互连无银金属化、908组件技术等已形成通威异质结技术核心竞争力“三板斧”,助力持续推动异质结行业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进程。

最新相关

郴电国际: 加大新能源项目开发力度

在9月29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郴电国际表示,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的投资将聚焦于拓展新的战略电源点,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开发力度,稳步提高新能源电量在公司整体发电量中的占比;同时,...

汨罗抽水蓄能电站Q2标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

汨罗抽水蓄能电站Q2标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

近日,中铁十局五公司承建的汨罗抽水蓄能电站Q2标项目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标志着地下工程施工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后续电站主体工程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汨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位于湖南省...

1-8月大连市新能源发电量同比上升0.3%

1-8月,大连市规上工业发电量536.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4%。其中,新能源发电量377.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3%,占全市规上工业发电量的70.4%。新能源发电量中,核能发电量349.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9%...

立项!氢能产业国际合作将添"龙门支撑"

立项!氢能产业国际合作将添"龙门支撑"

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通知(国科合字〔2025〕050号),龙门实验室潘昆明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联合研究旗舰项目“高效稳定钼镍自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