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争端最终选择"和为贵"并不是中方巨大胜利

我们对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从一开始抱定乐观期待,让我们心存乐观的理由是:中欧光伏产业是一个深度融合的“合作产业”,中方所产光伏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和关键组件均来自欧盟企业。

上周六,已激烈对抗多个回合,令双方均伤痕累累、不堪重负的中欧光伏冲突出现戏剧性一幕——当天下午,全联新能源商会等5家中国商会发布《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宣布中方适当上调输欧光伏产品底价,欧盟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实行变相进口配额管理大体上,中方光伏产品可获取欧盟六成的市场份额,以换取欧盟放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缴47.6%的惩罚性关税。于此同时,欧盟随即取消6月底已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征的11.8%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

中欧“光伏对抗”最终以“和为贵”方式化解,出乎国内外主流舆论之预料。自“光伏对抗”公开化起,就中欧双方为避免撕破脸皮而开展的谈判前景,舆论普遍不予看好。

与主流舆论的看法截然有别,我们对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从一开始抱定乐观期待,让我们心存乐观的理由是:中欧光伏产业是一个深度融合的“合作产业”,中方所产光伏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和关键组件均来自欧盟企业。以2011年中国输欧光伏产品约210亿欧元作基数,中方从欧盟光伏企业进口的原材料和关键组件至少有160亿欧元。若欧盟一意孤行对中方实施47.6%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光伏产品黯然退出欧盟市场不假,但欧盟光伏企业也将痛失中国这个最大买家而葬送20万只饭碗。

正因为中欧光伏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年5月24日当欧盟就对华光伏反倾销议案进行投票时,上千家欧盟光伏企业各派代表在会场外集体抗议。迄今,欧盟仍陷在欧债危机的泥淖中难以自拔,要想走出欧债泥淖,急需中国大把订单和投资。若因200来亿欧元的光伏贸易与中方翻脸,继而连累整个欧中经贸合作,欧盟非但占不到半点便宜,理论上只会输得更惨。

有鉴于此,尽管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的动议由德国企业挑头提出,但德国总理默克尔自始至终,强硬反对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调查。欧委会主席巴罗佐对此的态度,一度像个只凭蛮力恃强的牛仔,可经与李克强总理多次电话“沟通”,最终还是回归到维护欧中经贸合作大局的理性立常

关键时刻中欧尤其是欧盟最终作出妥协,中国政府力挺中国光伏企业亦是重要因素。就在中欧光伏冲突剑拔弩张之际,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2015年国内光伏装机从20GW提升至35GW以上,并公布电网建设、电价补贴、财税支持等一揽子政策明细。这等于告诉欧盟“中国光伏西方不亮东方也照常要亮”,从而为中方增添了谈判筹码。

然而,国内舆论切莫以为中欧最终选择“和为贵”是中方的巨大胜利。必须承认的是,为了今天的结果,中方付出了沉重代价。第一,中方最低出口单价从先前的0.52欧元/瓦,上调至0.57欧元/瓦,先前的价格优势被明显压缩;第二、此前中国光伏产品占欧盟市场七成以上,现如今,市场份额被强行压缩一成还多。

痛定思痛,国人尤其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当家人,切不可一味抱怨欧盟贸委会对我搞贸易歧视和贸易保护主义,而要认真反思事情何以落到这一地步。凡事皆讲因果对应,我们认为,在明知欧盟极不厚道的情况下,中方被迫对欧盟做出最低价格和市场份额的双重“让步”,主要原因出在中国的地方政府和它所无原则支持的光伏企业身上。正是地方政府给予地方光伏企业超过中央规定尺度的“额外支持”,才致使这类地方光伏企业与国内同行打出口价格战毫无忌惮,最终被欧盟抓装把柄令整个行业吃了哑巴亏。

时至今日,各国针对中方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背后均有与光伏产品出口一样或相似的“自作孽”诱因。今日中国,真到了严肃整治出口秩序,重建出口规矩的时候了。若一次次支付了昂贵的学费,依然好了伤疤忘记痛,那么,更多的制裁、更大的吃亏还在后头。

最新相关

广东一9年光伏组件企业破产!

近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的一则民事裁定书。裁定书表明,2024年9月6日,顺德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广东晶天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晶天电力")破产清算...

又一光伏项目废止!

近日,山西通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通宝万荣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清算注销》的公告。公告表示,2023年通宝万荣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新建晋能控股万荣县150MW多种复合型光伏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