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先的生炉子到现在的集中供暖,一到供热季,煤炭就是主角,在传统的供热方式面前,居民对新兴的清洁能源供暖,疑惑频仍。何为清洁能源供暖?实践起来可行性如何?记者做了如下调查。
清洁能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在青岛2007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青岛市城市供热条例》中,第四条规定:城市供热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方式相结合。鼓励热电冷联供和应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进行城市供热。记者从环保局了解到,青岛市从今年着力控制煤炭的消耗总量,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建设以消耗天然气和外部电力等清洁能源为主的城市。蓝色硅谷利用海水供热,青岛奥帆中心媒体中心应用海水源热泵技术供热,青岛海岸路2号的联城海岸锦城小区和位于东海一路1号的麦岛金岸小区利用污水源热泵供热等的多种清洁能源供热方式,为建设清洁能源城市树立了良好榜样。
莱阳路18-30号(双号)居民所关注的清洁能源供热的可行性问题,其临近的育才中学利用地源热泵向地下100米借能量的成功试点,也让居民释放了心中的疑惑,况且“煤改气”,利用天然气供热是比较普及、大众化的清洁能源供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