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是平衡资源禀赋差异利器的省间电力交易却遭遇重重问题。这个尴尬的电力交易模式应该如何改进?
800多年前,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带着“踏破贺兰山缺”的遗憾走向了风波亭。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宁夏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同时也意味着这里征伐不断,是一片动荡之地。
而现在,山地迭起、盆地错落的宁夏不仅依靠着地下蕴藏着的丰富矿产资源发展起大量的工业,还依靠着风能资源成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
2021年,宁夏电网联络线外送电量突破900亿千瓦时,达904亿千瓦时,创年度外送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累计外送183亿千瓦时,创新能源年度外送电量历史新高。
然而就在时间从2021年跨向2022年之际,宁夏首条直流外送工程――银东直流的外送省间电力交易却遭遇尴尬的一幕:作为直流特高压“点对点”交易的试点,银东直流的实际成交电量远不及原定电量额度。“如果按照校核之后的曲线,最终2022年1季度竞价交易只成交5亿度电,落地山东之后,预计省内售电公司亏损1亿元。”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
与此同时,第一批电力现货改革试点省份浙江突然暂停了1月的现货试结算,据知情人士透露,背后的原因也与浙江外来电参与本地电力市场的问题息息相关。
地大物博的中国实际上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集中分布于西北、西南地区,而电力负荷又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在这样的资源禀赋特征之下,再加上“碳中和”战略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跨区域、长距离交易不可避免,甚至是部分地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因素。
过去6年,在新一轮电改有关电力市场化的改革中,省间电力交易一直是未被太多触及的“禁区”。让送端电源“点对点”地参与受端省份的电力市场化交易,国家发改委迄今只同意银东直流的一部分电量进行试点。在更多的省份里,外来电由电网公司统一购买,扮演着电力市场边界的角色。
在电力短缺问题爆发、电力改革加速推进、燃煤上网电价开放、工商业用户全面入市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省间电力交易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而新的交易模式却迟迟未能明确。这或许将引发更多的问题。
1
买卖双方都不满意的交易
2022年元旦前后的这十几天,参加了银东直流“点对点”试点交易的山东省内售电公司心情就像是坐上了一趟不停翻滚的过山车。
“原本想着在银东直流上价格能比省内便宜一点,可以多赚一些。”一家参与了银东直流交易的售电公司负责人对《能源》杂志记者说,“没想到还要面临这部分交易亏损的可能。”
在银东直流280亿度的输送能力中,180亿度电量由电网公司直接收购,输送至山东电网。剩余的100亿度电量就是“点对点”(送端发电侧电源与受端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其中40亿电量是银东直流3个配套电源与用户双边交易,60亿电量则面向整个西北地区的火电和新能源。
“在此之前,银东直流的外来电不管量是多少,都是一个价格。但实际上对售电公司来说没有影响,因为省内也都是一个价格。银东直流的价格还相对便宜。”山东省电力市场的知情人士说,“但是在现货市场开启之后,就不一样了。”
山东省新能源装机比例超过30%,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新能源大省。其中分布式光伏在新能源装机中又独树一帜,因此山东省调度负荷曲线形成了早晨、傍晚两个用电高峰,而除夜晚外,还有中午(光伏发电出力最大时段)的另一个谷段。
截至目前,山东省已经进行了多次的现货连续试结算运行。从过往几次试运行的结果来看,由于光伏大发的影响,白天时段的山东电力现货价格普遍偏低。
从银东直流的竞价交易结果来看,发用双方都报出了0.4739元/度的顶格电价(山东省燃煤发电基准上网价格0.3949元/度,上浮20%之后的价格)。单从交易价格来说并不算意外。进入2022年,电力供需形势和煤炭价格基本面都没有表现出明显好转的趋势,顶格上涨20%的电力中长期价格几乎是各省的标配。
问题就出在了山东的现货价格上。对于售电公司来说,与省内发电企业签的中长期价格并非最终的成本。省内中长期+现货,最终的结算价格要低于0.4739元/度。
但送端省份的发电企业也不满意。因为银东直流的送电负荷曲线实际上是带调峰的。“简单地说,银东直流的标准曲线是在中午减送部分电量的。”熟悉银东直流的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所以中午低价时段售电公司亏得少,但高价时段售电公司赚的多。”
于是这场发电侧、用电侧都不满意的神奇交易就这样诞生了。在40亿电量的定向配套双边交易中,发用双方最终的协商价格略低于0.4739元/度。最终的成交电量也只有38亿度――低于原定的40亿电量额度。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更大的问题出在了那60亿的竞价交易之中。这也是可能导致售电公司1亿元亏损的直接原因。
2
曲线被变动
60亿的年度电量,平均到每一个季度即15亿度电。“考虑到春节停产的因素,1季度的出清电量大概是不到14亿度。”上述知情人士说,“但是没想到一季度的竞价出清之后,西北调度直接把9点到17点白天时段以外的负荷曲线校核掉了。最终成交只有5亿多度电。”
据《能源》杂志了解,调度对交易出清后的送电负荷曲线进行校核是正常的操作流程。而砍掉部分时段的负荷曲线在以往也有先例。“2021年银东直流就被砍掉了部分高峰时段,但没有今年这么大的规模。而且没有现货的话,售电公司也就不存在太多亏损的问题。”
2021年严峻的电力短缺问题可能是导致西北调度采取极端曲线校核的原因。作为送端,宁夏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看似电力装机容量相比于用电负荷是严重过剩的,但实际上存在着不少隐患。由于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比例较高,因此电网对于调峰的需求也更高。
从西北地区用电负荷来看,1季度的晚高峰负荷甚至还大于早高峰。西北调度直接“截留”整个晚间时段的负荷,也保证了西北地区一旦遭遇晚高峰电力紧缺的情况,有足够的备用电源。
西北地区电力安全稳定供给更有保障了,但银东直流的发电与用电侧要受苦了。发电企业少了稳定的发电量,而且宁夏地区的上网电价无疑要低于山东市场的电价(宁夏燃煤发电上网基准价为0.2595元/度)。用电侧的售电公司一下子缺少了原本高现货电价时段的盈利机会,只能在白天的低现货电价时段高买、低卖。这才有了预计的售电公司1亿元亏损。
据山东电力市场相关人士猜测,西北调度如此极端的曲线校核背后的动力来自于送端的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则可能是叠加考虑了保障电力供给稳定的因素。无论原因如何,这一结果都给山东省内市场主体造成了很大的震撼。
“校核结果出来之后大家都很懵,不知道后续会怎么发展。”一家售电公司负责人说,“还有传言说可能会重新组织交易。”
显然,重新组织交易对于省间交易的严肃性会是极大的打击。在元旦前山东方面出具校核不通过的意见之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陷入沉默,直到元旦之后,才算有了定论。
“按照银东直流的标准曲线出清,最终1月成交0.98亿度电。”山东省内知情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西北最终只给出了15万的送电负荷。”
从1季度接近14亿度电,到1季度5亿度电,再到现在最终1个月仅0.98亿度电。银东直流的“点对点”竞价交易成交量直线跳水。而且目前也只解决了1月份的交易问题,2、3月的交易该怎么办尚无头绪。“三四季度银东直流的曲线不太好,可能到时候参与的售电公司更少了。”
银东直流“点对点”交易的这幕大戏可谓是高潮迭起。暂时落幕之后,让我们把视线再转向另一个外来电大省――浙江。
3
外来电逼停现货?
2022年1月10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省能源局关于做好2022年度电力市场化交易相关工作的补充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了部分省外来电可以直接与购电侧签约:“宁东基地煤电……参与省内市场化交易,与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签订市场化交易合同。……皖电基地煤电与省内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开展年度、阅读双边协商意向洽谈……”
这给了浙江省内售电公司当头一棒,因为在2021年12月10日印发的《浙江2022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中写的很清楚:“除保障居民、农业用电的保障性电源外,其它各类电源的省内外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确保市场内发用两侧可交易电量规模匹配。”
仅仅只过去了1个月的时间,同一个主管部门(浙江省能源局)就改口给出了不同的政策。“而且宁东煤电和皖电基地的电量基本没剩多少了。90%都已经被电网公司在2021年12月一口气打包买下。”浙江省内一家售电公司负责人无奈的对记者说。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指示,浙江省在2021年12月启动了电力现货双边结算试运营。在这次试运行中,浙江严格遵照《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的指示,推动全部的工商业用户开放进入市场。
然而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的同时,浙江省并没有能够推动全部电源进入市场。截至2020年,浙江省外来电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例达到36.87%。而仅仅在2010年,浙江省的外来电比重还只有9%。就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电源,且在2021年12月的现货结算试运行中没有进入市场。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内发用两侧可交易电量规模出现了不匹配的问题。浙江市场也就传出了“买不到电”的情况,甚至产生了“外来电直接逼停现货试运行”的说法。
作为对外来电依赖程度较大的经济大省,浙江省在电力市场规则制定之初就考虑到了外来电如何参与市场的问题。但在来自多方的重重阻力之下,浙江省的外来电始终由电网公司垄断购买。
在工商业没有全部入市的情况下,电网手中除了有保障性用电(居民、农业等)之外,还有大量的工商业用户,外来电不愁销量。但是随着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电网手中的电量却没有减少,直接导致了外来电没处卖,市场内用户买不到电。
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简单得出“外来电直接逼停现货试运行”的结论。浙江市场主体认为这一表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而且也并不准确。“现货暂停的主要原因还是政府认为目前的进度太赶了,需要把中长期交易等一些政策先理顺。”一家省内发售一体化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外电参与中长期交易确实存在管理上的问题,但应该相信各方的智慧,估计现货很快会再度启动。”
广西河池市: 2025年1-2月太阳能发电量0.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7%
4月29日,河池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1-2月河池市清洁能源发电量简析。内容指出,2025年1-2月,河池市规上工业发电量34.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5%。清洁能源发电总量3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占全...
西班牙3月份获得并网许可的太阳能项目达到65.8 GW
根据西班牙贸易机构APPA Renovables的最新报告,截至2025年3月底,西班牙约有129.57 GW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并网许可。这一数据比2月底增长了15.5%。另有52.61 GW的项目提交了并网申请,相较2月...
国家能源局: 2025年Q1光伏新增59.71GW
4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光伏新增并网容量59.71GW,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23.41GW(占比39.2%),分布式光伏新增36.31GW(占比60.8%)。户用光伏...
2025年西班牙大规模停电事件: 原因与影响分析
(一)2025年西班牙发生的"大停"事件(指大规模电力供应中断)引发了全球对能源安全与电网韧性的关注。此次停电覆盖西班牙本土近70%地区,持续时长从数小时至3天不等,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亿欧元,...
重大收购!国际光伏巨头接手濒临"破产"硅料厂
陷入困境的挪威硅生产商REC Silicon已收到其最大股东Hanwha Corporation的收购要约。根据该协议,REC Silicon的两大股东Hanwha Corporation和Hanwha Solutions将通过一家名为Anchor AS的新成立...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批准3.56吉瓦可再生能源项目接入电网
近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在其发表的声明中宣布,已获准接入电网的项目涵盖了Origin Energy的1,460兆瓦Yanco Delta风电场、Spark Renewables的1,007兆瓦Dinawan能源中心、Someva的831.2兆...
补贴20%!奖励采用欧洲本土组件,新项目生效
奥地利经济与能源部宣布,对采用欧洲本土组件的光伏和储能项目给予20%的政府资金补贴。该政策适用于6月23日获得第二轮募资支持的新项目,称为了应对"不公平全球竞争"。虽然奥地利方面未明确所指...
国家能源局: 2025年一季度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2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指出,2025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国家能源局: 截至3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同比增长43.4%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情况。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指出,截至3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7.2%、43.4%,合计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火电,水电、...
新疆: 2024年光伏成交电量203.12亿千瓦时,均价174.74元/兆瓦时
4月25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公布2024年电力市场运行情况。截至2024年底,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共注册经营主体13851家。其中,发电企业783家,注册装机规模12232万千瓦;售电公司275家,其中首注地为本地...
2025年英国住宅太阳能市场: 行业规模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31.2806亿美元!
近日,依据IMARC集团发布的报告"2025-2033年英国住宅太阳能市场规模、份额、趋势及按技术、类型、连接性和地区划分的预测",该报告对住宅太阳能行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涵盖了市场份额、增长趋势...
2024年全球离网太阳能投资额同比下降30%
根据全球离网照明协会(GOGLA)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 年全球离网太阳能行业的投资总额为 3 亿美元,同比 2023 年的 4.25 亿美元下降 30%。尽管整体融资规模下降,首次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却大幅增长...
内蒙古通辽市: 2025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同比增长0.5%
4月25日,内蒙古通辽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通辽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情况。公示文件显示,通辽市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发电量200.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增速较1-2月下降2.1个百分点。分品...
菲律宾阿亚拉集团5.3亿美元"重注"新能源
此举旨在将其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升近两倍,计划到2030年实现20吉瓦的清洁能源供给目标。为筹集这笔资金,这家马尼拉上市公司计划以每股2.30比索的价格向现有股东配售股份,该价格较董事会批准...
美国重启了太阳能、储能项目审批,但风电仍在冻结状态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宣布暂停了联邦土地上所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授权审批60天。不过,本周美国内政部土地管理局(BLM)发言人向媒体表示,该局已经恢复了对太阳能、储能和地热项目申请的审查工作,...
关税政策又有变 特朗普考虑对华关税分级方案!白宫新闻秘书: 对华关税立场"没有软化"
据@央视网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美方高级官员近日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多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可能降至大约50%-65%。第二种方案则被称为"分级方案",美方将把进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