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产能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弃光问题日益凸显。特别在西部地区,光伏电站项目一拥而上,在技术方面较差的企业也引来资本进行大规模建设,而在建成后由于转换效率、发电量参差不齐,造成弃光现象集中爆发。
2015年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392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80亿千瓦时,弃光率约为20%,在甘肃一些地区则达到31%。而在光伏发电强国德国,弃光率仅有1%。目前严重的弃光问题已经极大影响了光伏发电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近期两会期间,各企业代表纷纷发表相关建言。
江苏综艺昝圣达:建立光伏发电消纳市场机制
如何破解大面积弃光现象,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昝圣达建议尽快建立起有利于光伏发电消纳的市场化机制,合理确定政府、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用户等各方主体在光伏发电消纳中的责任和义务,参照欧洲能源交易所采用的“优先排序原则”,设计合理的电力价格体系。加快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从根本上转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发展方式和就地平衡为主的电力发展方式,实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
晶科能源钱晶:提高光伏电站技术门槛
针对国内光伏产业的弃光现象,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国家相关部门未来将对建设光伏电站企业提出要求,并在目前已有基础上设置更高的技术门槛。业内认为,提高建设光伏电站的准入门槛,能从源头规范市场秩序,从而加强光伏电站的资源利用率。
中民投董文标:减轻光伏发电企业税收
目前光伏发电投资建设中存在限电“弃光”、电价补贴滞后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建议减轻光伏发电企业的税收负担。在“减负”方面,董文标建议,国税总局会商相关部门,对光伏发电企业的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给予优惠等。
本文网稿编辑:刘宁宁